她最后一句话带着些许的玩笑意味,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毓荣茵静静地听着朝瑰的话,心中不禁暗想《甄嬛传》中年家最后的下场。
那些曾经深得皇帝宠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权臣,最终都未能逃脱宫廷斗争的漩涡。
她不禁冷笑一声,心头涌上一阵寒意。
胤禛向来冷峻无情,对于那些阻碍他帝王之路的人,他绝不会手下留情,哪怕曾经是他最亲近的朋友、最得力的辅佐。
“是啊,若阻碍了他的帝王之路,便不再是朋友,而是隐患。”毓荣茵低声自语,眼神暗淡。
她抬起头,望向远处渐渐升起的太阳,脸上依旧冷静,但心中的忧虑却愈加深重。
朝瑰见状,故意转移话题,轻轻拍了拍毓荣茵的肩膀:“不过,皇兄已经不是《甄嬛传》中的那位皇上了。”
毓荣茵未再回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苦涩。
即便如此,她知道,回京的路依然充满了变数。
她不敢掉以轻心,也不敢过于依赖他人。
就在这时,毓安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还是先启程吧,回京之路漫长,时间不等人。”
他的语气坚决而清晰,仿佛要将所有的担忧与不安抛诸脑后。
毓荣茵点了点头,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前方的队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与朝瑰一起上了马车。
大清军队整装待发,准备班师回朝。
浩荡的队伍如同一条滚滚江河,席卷四方。
毓安骑在马上,头发在风中飘动,目光扫过那些整齐列队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每个士兵的眼中都闪烁着战斗的火焰,他们的步伐坚定,充满了对胜利的骄傲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军听令,启程回京!”毓安高声命令,声音如雷鸣般响亮。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军旗猎猎作响,整个队伍顿时一齐踏上归程。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们的铠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为他们的胜利加冕。
战马的蹄声在大地上回响,滚滚尘土腾空而起,整个军队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毓安骑在队伍的最前方,英姿飒爽,面容坚毅。
年羹尧和沈子义紧随其后,两人神情平静,却隐约可见一抹自豪的笑意。
小主,
毓荣茵和朝瑰则坐在皇后的马车内,车内气氛略显沉默,毓荣茵透过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军队,心中却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齐忠骑马走在车前,稳重的神色没有丝毫松懈。
关羽和吕布则在马车两侧警觉地守护着,双眼如鹰隼般锐利,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情况。
金龙卫策马紧跟马车后面,身影矫健,始终保持着与车队的距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动静。
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透露着一股无法忽视的威慑力。
战马奔腾,军队浩浩荡荡,朝着那遥远的京城进发。
【御书房】
桌案上摊开的正是刚刚从藏边送来的战报。
清晰的字迹在昏黄的烛光下格外显眼,胤禛的目光扫过那些文字,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捉摸的神色。他的修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敲击的节奏缓慢而有力,仿佛在用这种方式思索着什么。
战报的内容并不复杂,藏边的战事取得了胜利,抚远大将军爱新觉罗·延信指挥得当,敌军溃不成军。
消息本应令人欢欣鼓舞,但胤禛的眉宇间却并未显露丝毫的轻松,反而是一抹深沉的忧虑。
就在这时,苏培盛轻步走入,低声禀报:“皇上,抚远大将军爱新觉罗·延信已经派人进京,请求觐见。”
“嗯?”胤禛微微一愣,目光未曾离开桌面上的战报。
片刻后,他轻哼道,“他倒是比朕想象中更急了些。”
“皇上,是否要接见?”苏培盛小心翼翼地问道。
胤禛缓缓抬头,眸光一冷,透过窗棂望向远处。
那遥远的天际仿佛与他的心境相映成趣,冰冷而深邃。
他的声音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冷冽:“让他暂且留在军营,不必急着入宫。”
苏培盛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他便恢复了恭敬,低声应道:“奴才遵旨。”
胤禛不再看他,而是缓缓起身,轻步踱向窗前。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凝望着外面的夜色,微风拂过,带着一丝寒意,轻轻吹动着窗前的帷幕,也吹起了他衣袍的衣角。
他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爱新觉罗·延信……”胤禛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冷冽,“朕倒要看看,你到底是有几分本事,能在这江山之上占得一席之地。”
他的话音未落,心中那股莫名的压力愈发沉重。
延信的权势,已渐渐超出了他的预期。
一个刚刚有了些许战功的将军,竟然敢如此急切地要求觐见皇帝,这背后,绝不仅仅是寻常的忠诚与礼节。
延信的野心,不言而喻。
然而,胤禛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从来不是一个轻易示弱的人,而他更加清楚,任何一个想要威胁到他帝位的人,必将面临他的雷霆一击。
“既然你急着来,那么,就给你一场盛宴吧。”胤禛喃喃低语,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冰冷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