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汉州,骄阳似火,大地仿佛被炙烤得微微发烫。
汉州(今四川德阳附近)离成都百里距离,他羁押犯人,行动缓慢,山路崎岖,也就剩下两日距离。
这次事情,皇帝孟昶格外重视,甚至派遣三百殿前精锐,安排此次押送徐家之人。
赵彦韬也不敢大意。
他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他的铠甲因长途跋涉而沾染了些许尘土,但依旧寒光闪闪。
目光如炬,扫视着队伍中的每一个角落,那眼神就像是一只盘旋在高空的老鹰,随时准备扑向任何可疑的目标。
三百士兵前后团团围住了这行犯人,他们的脚步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
他们身上的盔甲铿锵作响,手中的武器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一个个神情专注,没有丝毫懈怠。
“马上就到成都了,大家都打起精神!”
赵彦韬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起,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开来。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是一种经历过无数沙场征战后沉淀下来的气势。
士兵们听到命令,齐声回应:“遵命大人!”
声音震天响,仿佛能冲破云霄。
他们挺直了腰杆,步伐更加坚定,连那些有些疲惫的感觉, 似乎也被这振奋人心的氛围所感染,扬起了前蹄,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押送的队伍缓缓前行,槛车吱呀作响。
徐老爷子低垂着头,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整个徐家直系都被羁押,在这一行队伍中,气氛压抑而沉闷。
他此时年过七十,身体实在遭不住这样的大罪了。
然而,在这一队犯人队伍之中,一辆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车厢内,徐蕊儿靠在车厢壁上,她的目光透过车窗,看着外面渐渐熟悉的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她轻轻开口对那两个健妇说道:“二位,你们去照顾一下徐老爷子?这一路颠簸,老人家身体恐怕吃不消。”
然而,那四个健妇却宛如两尊石雕般一动不动,她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徐蕊儿,目光中充满了警惕与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