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组建直属骑兵旅

只不过这样一来,由于极难在短时间内补齐武器缺额,特别是那些德制武器更是有钱也没地买去,部队的战斗力会大受影响,而这正是赵骥想要达到的目的。

汤恩伯此人绝不可信,他的承诺跟放屁估计没多大区别,一旦恢复了实力,多半马上就会翻脸再次来找独立师的麻烦。

所以赵骥故意扣下了以国府的军工生产能力最难补充的那部分武器,以此来尽量拖延汤恩伯部的回血时间,尽可能赢得较长的和平相处时间。

除了武器以外,汤恩伯还提出了一点异议,那就是暂14师师长廖运泽为什么不在还俘名单了。

赵骥给出的答案是阵亡了。

廖运泽是黄埔一期生,北伐时曾经担任过伍豪同志的警卫员,到南昌起义时已经身居团长要职(当时的101是连长、502还不过是个班长)。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大有前途的年轻军官在起义失败后对革命失去了信心,选择了逃到上海转投国军阵营。

PS:和他堂弟不一样,他堂弟是与组织取得联系后奉命潜入敌人内部。

廖运泽虽然丧失了革命信心,但内心并不认同国党那一套做法,原时空抗战胜利后,他立即就以“戎马多年、体力不支”为由主动辞去职务不参与对解放区的作战,并在1948年再次出山后与地下同志进行联系,秘密转移了大量物资给我军。

1949年时,廖运泽随当年一起参加南昌起义的旧战友侯镜如共同率部起义,直到1987年才因病去世。

在赵骥看来,这是一个可以挽救的对象:“廖团长,你对今后是怎么打算的?继续替汤恩伯卖命?”

北伐铁军第24师72团团长,这是廖运泽在我军的最后职务,赵骥的这声团长顿时叫得他面红耳赤:“不,我不是在替汤恩伯卖命,我只是想替国家出一份力,想跟倭寇拼个死活罢了”。

“可我看到的是你率领国军部队侵入了我军的根据地”,赵骥死死盯着廖运泽的眼睛说,“你甚至都没提前给私下透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