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老百姓不干,各地豪族和藩帅们也不干了。
因为在银行里存钱最多的就是有钱人,有钱人最有钱的就是世家大族和各地藩帅。
唐宣宗这一系列的骚操作等于把全国上下各基层给得罪了个遍,甚至连胡商都一起反对朝廷的政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这一状况缺乏金融知识的唐宣宗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要强行取缔富国银行,并禁止代银券的流通。
这一下彻底引爆金融危机,导致全国百姓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而且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受害越严重。
于是不等黄巢做出反应,大唐的“钱袋子”东南财税藩镇(主要包括淮南、浙东、浙西等地藩镇)率先发起抵制运动,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
随后,宣武节度使石雄截断运河漕运,控制住了朝廷的供给,要求朝廷停止反动政策,恢复政治清明。
面对这一情况,唐宣宗非但没有反思施政错误,反而认为这是又一次藩镇叛乱,所以就尽起关东各藩镇准备讨伐宣武军和东南各藩。
但是没想到关东各藩根本就没有搭理他的,他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已经激怒了所有的全国上下各阶层。
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唐宣宗的政策已经不是夺人钱财那么简单了,他的“工厂国有化”政策分明是想要断人根基啊。
到了9世纪中叶的唐朝,国家经济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封建小农经济,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高产农作物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早期工业和集体农业经济成为了国家经济的主体。
各地的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都依赖于工业化生产和海外商贸,大唐的经济在实质上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和基础工业化。
甚至在845年第一台商用蒸汽机在淄州的煤矿中进行了试用,这标志着大唐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唐朝朝廷还想要继续从前的封建统治,已经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