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市里

人生之后 林野 1265 字 1个月前

一座又一座没见过的高楼,出现在了王东升的眼睛里,作为一个顺城人,他却好像已经不认识市里的路了。

这种陌生,其实不怪他。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北漂的人们,都把他乡当成了故乡,往往回头望去的时候才发现,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已经变了模样。

因为不熟悉道路,开着车在市区里多绕了几段路,王东升才带着王岩抵达了目的地,时间刚过下午两点,恰好在医院午休之后。

门诊部里,人不算多,现在并不是流感高发的季节,患病的人们也大多会直接前往急诊就医,尽管如此,王东升与父亲也还是找了好久,才找到门诊挂号处,等到挂了号,开了单子,却被医生叫住了。

这家医院的医生,脸上露出些许犹豫的表情,但还是试探性地开口问道:“你们家的病人,是刚住院吗?”

王岩点了点头,“昨天住院的,在顺城,不在市里。”

“那我建议,多拿一个星期的药。”医生看着王岩,继续开口道:“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老人家年纪大了,你们一来一回地拿药,可能会不方便。”

王岩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犹豫,王东升却伸出手,轻轻拽了拽父亲的袖子,“拿吧,爸,听大夫的。”

与王岩相对比,王东升更快地理解了医生的意思。

这种进口药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顺城医院的主治医师只说需要一周的药量即可,但王东升很快从这家医院的医生口中,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

对比顺城这种小地方,市内医院的医生接触过更多病例、经验更足,这是让王东升相信的第一个理由。

其次,对方说出了年龄上的顾虑。

顺城到市里,虽然开车来回一趟至少两个小时,可毕竟是亲人生病,没人会觉得这两个小时的花费不值得。

对方的话,在提醒自己,爷爷年龄大了,常规药量,可能不够,最好多买一些备用。

这些话,一旦说得太明白,就有可能出现更多问题,医生们虽然治病救人,却也不想无端地担责任,能否理解,全看家属自己。

想了想,王岩点了点头,旋即把单子递回给医生,“那就麻烦大夫帮我们多开一个星期的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