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泼洒才华,一首接一首的诗从鹿鸣宴上诞生,争先恐后的落入大人们耳中。
这些诗句当然不是临场发挥现场所作,请人代笔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这都能理解,谁不想在鹿鸣宴上给座师李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名次不显?那就靠诗才呗~
万一有什么佳句入了李大人的眼呢?那不就在朝廷命官跟前挂上号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若是一时会试无望,这可能是他们接触到京都大官的唯一机会。
此时不表现,更待何时?
此时不掐尖儿,那不是傻吗?
蒋小七很是欣赏了一番诸位举人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势头,同时暗暗给族兄们和王兄使眼色,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难得有这么多举人义务给咱们打配合,怎么就不知道抓紧机会赶紧开溜呢?
八十几名到二百来名的举人们本就坐得很靠后了,离大门也近,简直天时地利人和凑齐。
关键时刻,还是老王接收到了自己小兄弟的脑电波,一左一右拉着蒋宴和蒋昊先溜了。
不是特意把蒋林拉下,而是这三人名次靠得近,刚好被分在了一桌。
蒋林的位置稍微靠前了点儿,要穿过好几桌去叫,太明显了些。
等蒋林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会知道溜了,老王觉得蒋林没有自己牵着这俩那么不机灵。
不过,还是他蒋小兄弟最机灵,这时机挑的,绝了。
三人出了门直接上了文管家准备的马车,非常普通的青蓬马车。
也不等蒋林和蒋小七,先出去几个是几个,马车又不止这一辆。
蒋小七借口更衣,和自己这桌的几人说了声,脚步有些虚浮的往外走。
走到中间的时候不小心绊了一下:“赶紧撤啊,马车就在外面暗巷等着,出去直接走,不用等我。”
蒋林扶了蒋小七一下:“哎呀,你这是醉了,自己去方便可不安全,我送你去!”
兄弟俩眨眨眼,心领神会。
两人顺利挤出门,正要上车——
“两位!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