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好对应了苏迹说的……
“天下烽火不熄。”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我不甘心偏居一隅。”
只有天下越乱,他才越有造反成功的可能啊!
不行……
事关重大,不能单纯靠自己的推测。
若是推测错了,不是显得他很傻?
“您为何想……”
他不知不觉用上了敬语,斟酌了一下用词这才开口:“取而代之?”
而苏迹,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理想者的理想,被现实的制度无情碾压。”
“朝堂从他们出生起就牢牢压在头顶。”
“他们只能仰望上方,被压得喘不过气,唾骂“在位者”,却又恨不得取而代之。”
“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听听!这话说的多有高度!
能出自土着之口?
显然是不能啊!
真给他开到隐藏款了?!
而他,刚好是选择的是‘祖龙阵营’啊。
这不妥妥的‘从龙之功’?
因此李怀民有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特别感触。
也就是优越感。
而这一切都因由苏迹。
……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
其实苏迹布的局很简单,换个傻子来都能不一定上当。
但偏偏,李怀民觉得自己是‘聪明人’,认为苏迹不会用这么‘傻’的局来设计自己。
所以,他信了。
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靠他自己的‘聪明才智’推演出来的。
整个‘局’中,唯一有点技术含量的恐怕也就是那‘符纸’了。
浸泡过猪油的米纸。
给饿了两三天的流民吃,能不‘包治百病’?
还有什么是比‘穷病’更难治的?
他们但凡有点家底,也不会沦落至此。
不然,就靠一些虚无缥缈的‘精神鼓励’真能让他们那般?
开什么玩笑。
哦,对了,或许还有一点,就是苏迹怕李怀民尝出端倪,请他大鱼大肉吃了一顿,麻痹他的味觉,根本尝不出那一丁点的油腥味。
然后用‘一千两’喧宾夺主,让他忽略吃饭这个过程,将注意力放在他那‘超越时代’的理念之上。
之后的一切,就是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