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后,脸色越发难看。他的双眼如同寒冰般冷冽,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冻结起来。这一刻,整个后宫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仿佛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宫殿内殿之中,烛光在夜风中摇曳,投射出一片片闪烁不定的光影,映照出众人惊恐不安的脸庞。皇帝的双眼如同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愤怒与疑惑交织的光芒,他紧盯着下方的钦天监首领,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要将对方看个通透,直至灵魂深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邪祟作祟?你们钦天监平日里不是自诩能够观天象、知天命,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吗?为何这等诡异之事发生之前,你们竟没有丝毫的预警?”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是沉重的铁锤,狠狠地敲击在钦天监众人的心上,让他们感到一阵窒息。
钦天监首领浑身剧烈一颤,额头上密布的汗珠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浸湿了衣襟。他颤抖着声音,几乎是在恳求般回答道:“陛下,此等异事实属千年罕见,臣等虽日夜观天象,却也无法预测这等超乎常理的妖异之事啊。且今日正值中元节,乃是鬼门大开之日,阴气极重,邪祟趁机作乱,也是在所难免……请陛下明鉴啊!”
“够了!”皇帝怒喝一声,如同惊雷炸响,打断了钦天监首领的辩解。他猛地站起身来,在宫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颤,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与不甘都发泄在这宫殿的砖石之上。
“朕不想听这些推卸责任的废话!朕要知道的是,如何解决此事!如何消除这后宫中的不祥之气,还朕一个安宁的皇宫!”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如同狂风呼啸,震得众人心神不宁,胆战心惊。
钦天监首领趴在地上,身体瑟瑟发抖,连头也不敢抬,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道:“陛下,若要消除这不祥之气,恐怕需得进行一场盛大的法事,广邀天下有道之士,共同驱邪避凶,方可保我皇宫安宁。同时,还需将那继后隔离起来,以免她身上的邪祟继续为祸后宫,殃及池鱼啊。”
皇帝听后,脸色越发阴沉如水,几乎能滴出墨来。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中的愤怒与恐惧。他喃喃自语道:“如懿,你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或是何方妖孽?为何要将这等灾难降临到我皇家?若你真是那‘灾星’转世,朕绝不会姑息养奸,定要让你付出代价,以绝后患!”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如同寒风中的冰刃,让人心生寒意,如坠冰窟。
太后在一旁,面色同样凝重如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此事关乎皇室颜面,绝不能有丝毫的姑息纵容。皇帝,你需三思而后行,切不可意气用事。若真如钦天监所言,如懿乃不祥之人,继续留她在后宫,只怕会引来更多的祸端,甚至动摇国本啊。”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得更深了,几乎拧成了一团麻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缓缓开口道:“好,就依你之言。即刻准备法事,广邀有道之士前来驱邪。同时,封锁翊坤宫,任何人不得进出,以免邪祟扩散。”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宫殿内顿时忙碌了起来。太监和宫女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匆匆穿梭,准备法事所需的各种物品。而翊坤宫则被重重封锁,宫门紧闭,只留下一队侍卫在门口守卫,如临大敌。
如懿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她刚刚经历了生产之痛,又骤然听到婴孩夭折的噩耗,此刻已是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她紧紧握住身边侍女的手,那瘦弱的手指几乎要将侍女的手背掐出血印来,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般。
就在这时,宫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死寂的沉默。如懿微微抬起头,透过窗棂向外望去,只见一群道士模样的人正匆匆走进宫殿。他们身着道袍,手持法器,神色肃穆而庄严,如同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的使者。
如懿心中一沉,她明白这些道士是来做什么了。她紧紧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而下,打湿了枕头。她知道,自己已经被视为不祥之人,被整个后宫所抛弃,甚至被自己的丈夫所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