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京城镇国寺来的和尚(6k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

白骨大圣 咬火 3596 字 2个月前

是夜。

夜幕沉黑。

天上的雨势依旧下个没停。

入夜后的道观,大夫人已经离开有段时间。

整个五脏道观又剩下晋安、老道士、削剑三人,以及一头长得像牛犊的山羊。

最终,晋安答应了下阴邑江,寻龙王的事,这事既然跟那伙古董商人有关,那他怎么能缺席呢。

只要能破坏这帮人的计划。

他很乐意狗狗祟祟的顺水推舟一把。

他让大夫人帮他向府尹大人推荐,随后大夫人离开,让他等消息。

晋安坐在床上,静心打坐,一呼,一吸,晋安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身体轻飘飘好像比一片树叶都轻。

身体一轻。

晋安已经神魂出窍,他转身一看,看到身后的床上,他自己还在保持着肉身盘腿打坐的姿势。

晋安神魂在屋里游荡一圈。

自从他在精神武功方面精进后,神魂已经能在夜间自如飘荡。

看着屋外的细雨连绵,晋安眸光一动,他神魂飘向外墙,人轻而易举的穿墙而过。

墙外的天地,正下着雨。

滴滴哒哒——

雨水顺着屋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砸落在地上。

晋安继续往屋檐外飘,这些雨水全都穿透过他身体。

就在晋安玩水玩得兴致盎然时,忽然,咔嚓!轰隆隆!

一道闪电劈裂长空,霹雳火光振聋发聩,这是天发杀机,假若放在志怪神话里,是指当下正有小人当道。

刚才还在雨中玩水的晋安,神魂险些被雷声震散,人精神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头疼难受。

晋安明白。

他这是惊了魂。

如果再惊魂一次,他即便不死,也要丢魂落魄,三魂七魄被吓丢不全了。

晋安不敢托大,他强忍着浑浑噩噩的难受感,魂儿赶紧飘进屋内,然后从手掌上揭下三张黄符。

正是三次敕封的六丁六甲符、三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一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

直到六丁六甲符上的十二神道气息映照遍他神魂全身,一遍遍温养他的神魂,约摸半个时辰左右,晋安的神魂又恢复巅盛,人再次生龙活虎。

六丁六甲共有十二正神,分六丁阴神,六甲阳神,在阳间时能壮大,温养肉身,在阴间时能壮大,温养神魂。

人重新生龙活虎的晋安,精神思维不再迟钝,迷糊,浑浑噩噩,已经恢复意志清明的他,开始思考刚才那道雷声是怎么回事?

怎么他一神魂出窍,老天爷就立马给他来个雷声?

这意思是,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莫小人得志?

晋安觉得这肯定是巧合。

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在神魂未足够强大前,神魂出窍最忌讳风雨雷电。

接下来,身怀三道黄符的他,再次穿墙站到院子里,约摸等了一炷香功夫,这次再没雷声落下。

又等了一炷香时间。

一切平静。

天地间静谧得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屋檐的水珠滴答声。

晋安沉吟片刻,身怀三张黄符的他,开始在五脏道观里巡查一遍。

还未修缮完的功德殿正常。

五雷大帝殿正常。

六丁六甲武神殿正常。

三清殿正常。

说实话,晋安神魂出窍后,并不怎么习惯进三清殿。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假道士,在道教三清圣人面前有些心虚啊。

三清殿里除了面对正门处,立着三清神像外,殿内还有一个小偏殿拱卫在三清圣人旁。

那尊神像便是五脏道教的祖师爷了。

祖师爷仙风道骨。

飘渺仙人。

晋安为了掩饰他在三清殿的心虚,开始像大王巡山一样,又把五脏道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每个旮旯角落都不放过的巡视一遍,就像狗过必留尿一样。见没啥异常后,这才飘出五脏道观。

他在五脏道观附近飘荡一圈,见四周也无异常,这才放开速度,全速朝贾府方向飘去。

按照大夫人白天时候的叙述,贾府里那座贴满辟邪黄符的阁楼,是贾府一位小姐的闺房。

那名千金小姐名叫贾芷蝶。

贾芷蝶相貌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府城出了名的大美人,又是三大药材商之一贾家的千金,所以,当年在府城追求贾芷蝶的青年才俊,公子少爷们,那可是络绎不绝。

贾家门槛都差点被踩烂了。

可惜。

天妒红颜。

贾芷蝶在几年前一次坐画舫游江时,不慎落水,尸骨无存。

至今也没找到这位贾家千金大小姐的尸骨。

而贾芷蝶落水淹死的头几天,贾家接连发生怪事,在贾芷蝶住的阁楼里,一到晚上隐约敲锣打鼓声传出,像是哪家人正在办喜事,人声喧嚣,仿佛小小阁楼里摆了上百桌喜宴,在宴请宾客。

这事闹了好几天。

每次推门查看时,又声音都消失了。

屋里头别说活人了,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就这样折腾了几天,贾家上下,每日都活在恐惧中,夜不能寐,明明是丧事,却有人在闺女房间里办成喜事,听说当时的贾家老爷老太都气得病倒了,怀疑这事是有仇家在暗中捣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二老找高人做法,把阁楼一封,阁楼里一到晚上就摆喜宴的动静,这才消停下来。

却一直没找到谁是幕后之人。

这事当年对贾家的打击很大,同时也让贾家很忌讳,丧事却变成喜事,阴阳颠倒,这对还活在阳间的活人来说是大忌。再加上怕这事传出去后,有辱贾芷蝶名节,所以,当年的贾家把这事隐瞒下来,对全府下了封口令。

所有知情的下人,仆人,都被分派到外地,当年的下人,仆人走的走,散的散,都已不在府城。

大夫人是花费了不少工夫,这才打听到当年的隐秘事。

只能说,但凡是家大业大的士族豪绅们,都对门户清誉看得极重,担心受到同行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