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回:不擅长应付的人

白夜浮生录 夜厌白 2382 字 7小时前

“和我在的时候相比,园区规模没有太大变化。”

莫惟明拉开地图,和九方泽一并观察。每个小队本只有一份地图,但莫惟明手上这份,算是九爷多给他们的。就仿佛她考虑到两人随时会离队似的。

“比我想得复杂太多了。”九方泽伸手指向一处,“这里不是山吗?为什么也有建筑。”

“嗯……因为那不是纯粹的山。这片山体虽然不大,但中央有凹陷的天空。穿过一段隧道就能到达了。这里是一种岩溶地貌,在很久以前,山体内部受到自然侵蚀而塌陷,其上又生出草木。从外面看是山没错,内部别有洞天。”

“这上面写的是,有害生物区?”九方泽重复了一遍,“有害?”

“是对环境有害。”莫惟明向他解释了这个园区,对于有害与无害生物的区分方法。“而且在‘天坑’中,即使发生了生物外泄,影响也比较有限。”他沉思一阵,“不过像这种相对封闭的地方,原本也会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生态。选址的时候,总是不得已要做出一些取舍。幸好这里规模不大,也幸好历史上这类事件都被及时遏制。不过现在是什么样,就不好说了。别靠近得好。”

“我是觉得,整个碧落群岛已经足够独立了……”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属于莫玄微的研究所的全貌。整个园区的建筑结构,像是一个字母的L。字母是左面,也就是西边,是海,但不是他们登陆的那边——他们自北边而来。这一“竖”多是行政功能的建筑,还有生活区。他们的车刚才经过这里,直接来到下方的技术开发区。

生活区与技术区的夹角,也就是园区的东北方向,正是九方泽提到的山。已有的各类建筑包围着它。而整个南区的“横”就是开发区,也可以称为实验区。实验区再往南,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开发的密林,充满未知。

“我们一般管行政和生活区,叫做西区,基本算南北走向。西区临海,另一面是草甸,以较为缓和的地形蔓延到山上;有各种研究设备的实验区、开发区,被称为南区,东西走向。南区北面的山,比较陡峭,有一条隧道连着建筑。”

“我们在……这儿?”九方泽指着地图的东南角,“南区的东面?”

“嗯。可以说是距离殷社的据点最远的地方。车开到西区和南区之间,我们距下车已经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地势不算平坦,我们实际可能没走太远。”

“只是为了采集样本吗?”

“这是很重要的事。越远的地方,越难以了解这边的动向。每隔一段时间去采集当地的土壤、空气和生物样本,能不必常驻就旁侧敲击地推出这里的生态情况。而且别忘了……我们还要检查隧道入口。”

“我感觉这是最危险的任务了。”九方泽如是说。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队长卸下了沉重的包,站在两人身后,她当然听到两人的对话——反正他们也没有掩饰过。

“那里早就封起来了,用金属板、木桩和铁丝网。就连隧道里,也进行过严格的消杀。只是并不直接堵塞通道口,而是设置在三分之一处。毕竟如果真有意外发生,还需要一段给人做出补救的距离。”

“说是检查,也没那么麻烦。无非是在隧道入口多采集一些样本罢了。”

军医的语气也满不在乎,就好像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女佣兵擦着自己的枪,沉默的男人席地而坐,靠着小山一样的行囊。简单地休整后,他们又要出发了。

园区内部环境复杂,越接近南区,越有奇异的生物出没。据说原本车辆可以直接驶入南区,不必徒步走这样远。可在这里,车子陆陆续续遇到很多问题。莫名熄火,再也打不起来;缺失零件,不知去向;陷入泥沼——尽管它看上去踩上去都只是一片土路。

最严重的应该是一次爆炸,没有任何征兆。车内的人当场死亡。当时的场景就像是车辆行驶到地雷上。车的残骸至今还在这里,他们刚才路过。即使有些车辆能够全身而退,回去之后,却在一两天内锈蚀严重,像荒废多年一样。

奇怪的是,人类倒是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除了一些有迹可循的致命伤外,这些会对车辆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没有在人的身上得以体现。他们曾带军用犬来,也不曾发现狗受到什么相似的影响。

“唔……”

莫惟明抬起头,看向东边的一幢建筑。他们离得不算太远。

“怎么了?”

“那是我没见过的楼,是我离开后新盖的。九爷说那是活体标本室,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活体?那岂不是证明,里面还有生物活动存在?”

“啊啊。不要靠近那边比较好哦。”女佣兵说,“原本是有在特殊情况下一键销毁所有生物的设备。不过,据说当时的按钮出了什么故障,应该没死干净。但还要第二重保险——封闭整座建筑。虽然是金属,但风吹雨打、年久失修,也不知道能不能扛住呢。小心从缝隙里逃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