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同意了,那我保留我的意见。”邢卫国叹口气说道:“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往北去一段距离,在北边的山里面建立团部的驻防地,然后派出一个连左右的兵力在松塔这边。这样,既能随时应对鬼子的突然进攻,还能向着寿阳方向接近,方便扩充根据地。”
“嗯……”政委沉吟了一下,又看了看地图上的铁路线,然后说道:“这样也不是不行,从北边建立团部,向北、向西,都能攻击铁路线,是个不错的地方!就是距离铁路线近了,敌人攻击我们更加的方便!”
“不,就按照老邢的办法来!他李云龙敢把团部放在铁路边,我孔捷也不怕他啥!”孔捷上了二愣子的劲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团长,人家独立团在赵家峪,那是背后20多里地就是北山支队,后面有靠山!咱们不一样……”邢卫国说道。
“那也往北去!这一路上,咱们也了解了一些情况,鬼子偶尔会从松塔镇经过粘尚镇,去昔阳那边送一些物资什么的。咱们守在北边,在松塔这一线上打鬼子的交通线,直接把平安、昔阳两县城向西的一条通道给切了!如果咱打了鬼子的交通线,鬼子想要报复,就用小部队往南边引。”
“然后,我们从北边南下,把鬼子追击报复的部队给堵在马坊以北的山里面,还能再吃一波!”孔捷说出了他的意图。
“既然团长有了成熟的想法,那咱们就佯装南下,然后秘密北上!现在松塔镇都没多少百姓了,但是不得不防着鬼子安插在这里的眼线!”张政委想了想,做出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决断。(本章完)
孔捷不是什么军事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是多年打仗的经验在身,还是能分析出一些形式的!毕竟从被包围,被围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干部,历经了几百次的战斗活到现在,不会打仗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晋绥军有好几次反转剧面的机会,至少也能比现在的局势要好!比如天镇战斗的时候,李服膺这个十三太保之首可是作战勇猛的,结果被阎老西密令撤退,最后被冤杀了,着实令人叹息!可是背后的实情是啥呢?就是阎老西把光头给的修国防工事的钱私吞了大部分赚钱去了。
没了修工事的钱,李服膺那边的国防工事有多坚固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李服膺努力的维持局面,结果被冤杀了!
有了李服膺的前车之鉴,剩下的十二太保还敢玩命,还敢听话?于是,在原平保卫战同期,守在原平北边的崞县的19军,眼看不敌,就主动撤军,把鬼子的主力留给了原品的196旅对付。
结果就是196旅全体官兵在姜玉贞旅长的带领下血战了10昼夜,给了晋绥军最后的体面。其实姜旅长也是无奈,毕竟他是山东人,不是阎老西眼中的嫡系力量,总归有个隔阂。
然后好笑的是第三次的机会!第二次就是忻口会战,第三次是鬼子占领太原后,在38年2月对中央军守着的韩信领发起进攻,10多万的鬼子全体出动,卫司令血战了10昼夜。
这时候,其实太原的守备是空虚的,而吕梁山的晋绥军完全可以出击夺回太原,然后切了鬼子的后路。可惜的是,密密的电报被阎老西身边的特务给泄露了,鬼子也有了防备。而这个特务,还是阎老西的老乡,都是五台人……
好吧,说起抗战的节点,不得不提一个叫马当要塞的地方,那里的国防工事一点都没偷工减料,结果就被无能的将领给白白的耽误了。
孔捷在广阳这边评论了一番晋绥军之后,队伍继续向前行进,然后顺着这条残破的公路,来到了西边的松塔镇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