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传来三道女人爽朗的声音,老太太就拉着顾瓷的手,笑容满面道:“走,快进屋!”
拉着顾瓷才走了几步,想到了郑婶子。
回过头,老太太对着郑婶子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婶子也进屋!”
郑婶子的笑容一僵。
老太太称顾瓷是妹子,称自己是顾瓷的婶子,那她四舍五入不成了老太太的婶子了?
顾瓷扑哧一笑,有意调侃郑婶子:“婶子,快进屋啊!”
郑婶子:……
瞪了眼调皮的顾瓷,笑着对老太太道:“大娘,那我就厚着脸皮叨唠了。”
老太太大笑:“嗐,瞧你说的,你是我妹子的婶子,也就是我的……呃……亲戚,实在的亲戚,来做客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老太太暗中吁了口气,差点给自己认了个长辈,幸亏自己机灵。
郑婶子也吁了口气,幸亏老太太反应过来了,不然她就多了一个七十岁的侄女了。
顾瓷暗中偷笑。
老太太怕再说错了话,拉着顾瓷就往屋里走。
推开通往屋内的那扇嘎吱作响的门,便能看到屋内简单的布局。
正对门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客厅。
客厅比较空旷,就摆放了两张破旧的木桌和十来把的椅子,其中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应该是晚上用来照明用的。
客厅的两侧应该是卧室。
一共有四间,听老太太刚才的称呼,应该是村长和老太太住一间,另外三间分别是三个儿子和媳妇住的。
其中三间都用稻草帘子遮着,只有一间是敞开着的。
敞开着的应该就是村长和老太太住的。
里面仅有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打着补丁的粗布床单和薄棉被。
虽然简陋,却收拾得整整齐齐。
床尾放着一个老旧的木箱子,用来存放衣物等生活用品。
客厅的后面是厨房,一个土灶靠墙而建,灶台上摆放着几个粗糙的陶碗和铁锅,灶旁堆着晒干的柴火。
墙上挂着几条腌制的鱼干,散发着淡淡的咸香。
整个茅草屋内,虽简陋,却处处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这就是我家,这间是我和老头子住的,另外三间是我三个儿子和儿媳住的。孙子们成了家都自己出去盖房子住了,平时我们都在一起吃饭,晚上就各回各家了。”
老太太笑着跟顾瓷介绍家里的情况,看得出来,老太太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的。
“来来来,我带你去后院见见你三个侄媳妇,她们正在后面收拾菜呢!”
老太太不由分说就拉着顾瓷穿过了厨房,走到了后院。
后院是一片菜地,当中有一口井,几个中年妇女正围在井边杀鸡的杀鸡,洗腊肉的洗腊肉,洗菜的洗菜。
看到老太太后,其中两个对老太太叫:“娘。”
老太太连忙指着其中一个年纪大一些,穿着黑衣服的女人道:“这是你大侄媳妇。”
又指着另一个穿着花衣服的中年女人道:“那个是你二侄媳妇。”
顾瓷:……
尴尬得不行。
她怎么称呼?
“呵呵,你们好”!
她硬着头皮,笑着打招呼。
两个中年女人倒是不在乎,对着顾瓷热情的招呼:“小姑来了,快去坐会,喝些水,一会我们就把饭菜就好了。”
顾瓷僵硬了笑了笑,点头:“辛苦你们了。”
“辛苦个啥啊?都是干惯的活。”
老太太怕顾瓷尴尬,打了个招呼,就拉着顾瓷回屋了。
另外几个妇女好奇地打量着顾瓷,不过没好意思说话。
顾瓷长吁了口气。
她真怕那几个女人也叫她小姑。
顾瓷进了屋后,耿村长已经泡好了茶,正和郑婶子在那里侃大山。
看到顾瓷后,连忙让顾瓷坐了下来,就要帮着顾瓷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