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在医院待了一周后,就再也受不了,嚷嚷着要出院了。
顾瓷也觉得顾海没必要待在医院里,毕竟别人在医院里是为了养伤。
顾海在医院里待着,纯属是浪费时间。
只要顾海回到家里,她就能拿出灵泉水来给顾海喝,这样顾海就算是恢复地再快,也不会惹得别人起疑了。
李主任给顾海做了彻底的检查后,惊异的发现顾海的恢复非常迅速,于是就点头同意顾海出院了。
不过顾海到底是做了心脏方面的大手术,所以还是叮嘱顾海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地养伤,否则,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影响以后的军旅生涯。
顾海住院期间,周时宴正好也接了个任务出去了。
等顾海出院,周时宴又正好完成任务回来了。
这次周时宴也受了些轻伤,被允许休息半个月。
顾瓷想了想,正好没什么事,干脆把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母一起送回顾家村,也可以回去见见自己的爹娘。
林美丽听到这个消息后,举双手双脚赞成。
这半个月来,她和顾奶奶处得十分融洽,就跟亲母女似的,跟顾大娘也处成了姐妹,但还没见过自己的亲家公和亲家母。
现在顾瓷说要回去,她自然是要跟着去的。
她连忙打电话给已经回到京城的周儒成,让他帮着买些礼物寄到顾家村。
自己则是带着周时宴去市里买些海岛这边的特产,准备一起带去顾家村。
顾瓷也没闲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时虽然寄了些海货回顾家村,但毕竟不如自己带回去方便。
她一早就跑去了郑婶子家里:“郑婶子,郑婶子……”
郑婶子连忙走了出来,看到是顾瓷,不禁笑道:“哎呦,小顾啊,你怎么来了?”
“是这样的,郑婶子,我想买些干货带回老家,你知道哪里有卖么?”
郑婶子一听就乐了。
“哎呦,你问我可算是问对人了,别看这边的渔村多,但因为渔船的限制,每个村子捕捞的海货也不一样。要想买到好的海货,齐全的海货,就得去红日村。
正好我也准备去买些海货给我娘家寄去,我和你一起去吧!”
“那真是太好了!”
顾瓷高兴极了。
郑婶子是个爽利的人,把手擦干了,脱下了围兜后,带着个篮子,关上门就带着顾瓷走了。
两人一面走,郑婶子介绍道:“其实红日村的捕捞区就在咱们海岛的边上,不过咱们自己没有人捕捞,所以,要买好的海货,还得去红日村去。”
顾瓷不禁奇怪道:“那咱们平时都是怎么去红日村的?”
别怪顾瓷不知道,主要是顾瓷自己空间就是海岛,要吃海鲜,在空里的海里就能捞到,所以,她对海岛买海鲜的情况还真不知道。
要不是她不能无缘无故变出海鲜来,她买都不会买。
见顾瓷问,郑婶子不禁笑了。
“小顾啊,你平日里少去海边,不知道咱们这里其实和红日岛之间有一条通路,咱们到海边就知道了。”
顾瓷更是奇怪了。
她来了这么久,其实也到处跑过了,这个海岛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孤岛,被围在了一片汪洋之中。
哪来的路通向红日岛?
两人走了大约半小时的路,一路上又碰上了不少的军嫂。
看到了顾瓷,一个个都满脸含笑地跟着顾瓷打招呼。
因为顾瓷的食品厂,好些军嫂都在食品厂里上班,挣了不少钱,不但能贴补了家里,更是能给自己娘家也寄些钱回去。
这让这些军嫂特别的感谢顾瓷。
毕竟问男人要钱寄回家,那是理不直,气不壮。
但自己挣的,那可是相当理直气壮,还有面子的。
尤其是一些重男轻女家庭里长大了军嫂,感觉自己特别的有面子。
对于这样的状态,虽然顾瓷并不赞同,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顾瓷也不会去干涉。
她又不是脑子有病,难道还去告诉那些特别期待娘家重视的军嫂:你把钱自己留着,给娘家那是给再多也没有用的!
“小顾,你也去红日村啊?”
“是啊,我也去换些海货!”
现在不能说买,之前就跟郑婶子两人,说出来没事,要是人多也这么说,那就是把把柄送到别人手里了。
“那真是巧了,我也是去红日村换海货。今天可是红日村的大集!”
郑婶子一听,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瞧我这记忆,我都忘了今天是红日村的大集了,要不怎么说小顾是有个福气的呢,随便找了个时间,就碰上了大集!”
众军嫂大笑了起来。
顾瓷好奇地问:“这都是在渔村,换来换去都是海货,大集的话,有什么意义么?”
郑婶子解释道:“也不全是海货,还有一些老乡手巧,做的小工艺品什么的,又实用又好看,你要是喜欢也能挑一些。”
另一个军嫂插话道:“海域不同,捕捞的海货也不一样,碰上大集,那是各个海岛的人都往这来,交换自己没有的海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瓷表示知道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本来两个人的队伍,就变成了二三十人了。
只是等她们来到了海边,面对汪洋大海时,顾瓷不禁愣了。
“郑婶子,这也没船,没路,咱们怎么去红日村?”
郑婶子神秘一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