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也是当时卢建斗元帅来得急,想要快速完成,拨了专项军费,让集团赚了不少钱,也算是航空项目赚的钱。
不过总体的账面上仍然是亏损的。
本来想要开口拒绝的徐潜听到了郭铭的 20 万灵元,硬生生地将话吞了回去。
20 万灵元是什么概念,星火航空航天集团的注资不过也就 20 万灵元,这笔生意一旦完成,直接就能够回本啊!
不过徐潜心里面也知道,这所谓的 20 万灵元肯定是有条件的,不可能直接就给。
于是徐潜便示意郭铭讲讲具体的条件,果不其然,条件并不简单。
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航空团队到自由国一年,去建设好自由国的生产线,使其能够达到一个月一台的水平,并且还不是一次性买卖。
除此之外,汇通商会要求保护性持有星火航空航天集团 20% 的股份,以免在之后被星火航空航天集团恶性竞争。
这样一来,星火开拓集团的股份便稀释到了 40.8%,而民部的股份则稀释到了 39.2%。
剩下20% 作为汇通商会的股份不说,这 20% 的股份看起来少,但却是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星火航空航天集团的股权结构。
之前星火开拓集团的股份超过 50%,具有主导权,但是如今少于 50%,其他两者联合起来可以反过来夺取星火航空航天集团的权力,而星火开拓集团和汇通商会联合起来,股份超过 60%,也能够有更大的控制权。
相当于是将本身比较简单的股权结构中引入了一个足以影响天平的砝码,这个砝码的朝哪方倾斜,另一方便会失去优势,20% 的股权能够起到的作用就太大了。
这个条件一出来,徐潜就知道是不可能答应的,都不用上报叶成,他自己就能够做决定,这个条件太狮子大开口了。
而关于前面的生产线的问题,也并不是徐潜能够答应给出去的,不止要考虑到星火航空航天集团的利益。
如果把生产线给出去,徐潜相信以自由国的工业水平肯定能够很快复刻,到时候可就是相当于把技术给出去了,虽然对己方的研究人员很有信心,但是垄断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