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主要的职责是审核各地上报的案件,并不直接负责民诉,而眼前的场面,很显然是平头百姓在寻求官府帮助的样子,因此几个门卫都很为难,一方面不能让这妇人进去,另一方面直接赶她走也对大理寺名声不好。
这如果是在地方上也就罢了,现在是在长安,天子脚下,多少急于给自己填充业绩的御史在对百官各府虎视眈眈,他们这些小人物可犯不起错。
消极怠工的风险,比做错事的风险要小得多。因此直到苏令瑜出现之前,都没有任何人出面打破僵局,就这么一直不像样地堆在大理寺门前。
“哎,都告诉你了,如今这大过年的,我们大理寺哪有人呢?只有我们这种扫扫地的还在,你有什么事啊,过完年再来!”
虽然年关中大理寺确实许多人都休沐未到,但要说完全没有在职管事的人,是不可能的,门卫这话只是一种推脱和糊弄。他们看到苏令瑜从门内出来,纷纷愣了一下,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
苏令瑜今日刚刚到任,如今又在休沐时间,并不曾穿着公服,看不出个高低大小来,那妇人只顾低头哭泣,也不曾觉得苏令瑜会是什么能帮到她的人。
门卫们也保持沉默,他们觉得苏令瑜应该是听见动静出来看了一眼,并不准备掺和这事,要是这会儿开口打招呼,苏令瑜则多半会被缠上。
苏令瑜看了看周围,这妇人应该来了不久,街上没有人围观,门卫们也还暂时没有动用武力。她直接问了一句,“这怎么回事?”
她一说话,那妇人才抬头看了她一眼。
除了没穿公服以外,苏令瑜如今也没做任何伪装,光是看着就斯文秀气,一开口更明显是个女人。现在女子多有着男装打扮的,算是长安一大风尚,女子也有在内庭中掌管内务的,但像男子一样担任衙门里正常的官职,对老百姓来说仍然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那妇人便也不觉得她是大理寺里供职的人,只以为是哪家的官小姐出来遛闲。
门卫们讷讷地叫了一声苏少卿,简单答道:“这妇人丢了孩子,上门来哭诉,我们让她按流程去报官,她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