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人离开大堂,薛洪看向缪尚出言道:“如今的河内郡,在府君的主持之下军政大安,呈蒸蒸日上之势,眼下府君即将履新,留下来的吾等,当更加齐心协力,不让府君失望才是!”
“薛长史有话直说!”
缪尚面色凝重看向薛洪,后者比他大上几岁,而且若依照汉制,太守府的长史,除了边郡之外的其他地方,是不常设的,河内郡在原则上,也不应该有长史一职。
只不过汉室天崩,诸侯并起。
如非边郡的太守府内出现长史,甚至出现都尉等等,也就变成了一种常态。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长史主主军务,郡丞主政务,都是太守府的最高佐官,但由于时局混乱的缘故,河内郡在张杨时期,长史便插手不上军务,而是和缪尚一道处理政务。
董昭当政以后。
长史对军务的插手,也只停留在文书方面,其干得最多的,也是政务上的事情。
此前的缪尚还不太在意。
反正时逢乱世,自身也没有太大的追求,有人帮忙处理政务,那也是好事。
可现在他后悔了。
如今薛洪在政务上的功绩,已经在他之上,再加上资历的原因,眼下府君即将调任丹阳郡,留下的太守高位,他不一定能争得过薛洪。
“缪丞!”
薛洪神色郑重道:“此届太守之位,你支持我,下一届,由我全力支持你,如此岂不美哉!”
“呵呵!”
缪尚闻言直接就笑了,出言道:“薛长史此语,不过戏言尔,在下又岂敢当真,郡内政务繁忙,在下就此别过!”
说完,缪尚头也不回的离去。
他可不是什么小白。
自然不相信这种鬼话,如太守这样的职位,哪怕是地方主官的举荐,都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一切都得遵循中枢的意志。
如今河内郡能自行抉择。
那只能说是董昭手眼通天。
而非是其他,薛洪没有董昭的本事,缪尚哪能吃对方画的大饼。
“好好好!”
薛洪见缪尚头也不回的离开,面色也难看了下来,暗道:“你既然执意要与我相争,那也怪不得我!”
旋即。
薛洪眼中满是坚定,转身朝大堂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