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李纲(四)

绍宋之后 广寒宫宫人 1245 字 2个月前

就这样,君臣二人凑合着又往杭州去,汇合了吕颐浩和许景衡,历史性的建炎武林大会召开。

当然,估计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那之前,官家还去看了一趟渊圣,其实说真的,李纲在这点上挺佩服当今的皇帝的。太上道君到底是父,不好杀,渊圣不过哥哥,据说比他爹待遇还好——能吃肉。

当时赵官家估计是被西湖醋鱼和东坡肉喂饱了,还安慰了他两句,说他虽有罪,但远不及道君祸乱天下,好好悔改就是。

当时渊圣那个感激涕零的模样,李纲表示都没眼看。不过你话说的好听,什么知道感念天恩,知道什么都是官家救你回来的,居然南边儿还跟叛逆牵扯不清。李纲后来在福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儿把自己气死,写了一封万言书那可真是用尽平生最刻薄的句子,想催这位太上皇赶紧自杀。

可惜呀,金人的五国城都没能让他自戕。李纲也没这么大本事下刀子物理弄死他。

不过这都是后话,武林大会开了好几天,中间多少和尚道士,多少说不清话的所谓儒家士大夫,李纲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张九成那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他确实以为官家要处置自己,没想到官家突然话锋一转,当场就给他整不会了。

原来官家什么都知道,他对自己不满,但也承认自己的功绩。他知道国家最艰难时是自己维护了朝廷基本运作,更敬佩自己是国家养士百年之精华。明白读书人只能撑上那一口气,而不能做长久的国家支撑。当然最后一条李纲之前是不承认的,结果被后来官家罗列的宗忠武,李彦仙(李纲表示当时有点冲动了),翟氏兄弟的例子跟说服了。

他那时很恍然,回到住所之后久久不能眠,只觉得自己这50年的人生仿佛做了一场十分荒唐的大梦。

作为一个典型的宋朝士大夫,可以说他人生无憾了。

在梦醒之后,人总是要踏实过日子的。李纲很快就去找官家,言辞恳切的请求辞职,官家照例是要挽留一下的。李纲却道:“官家,臣一生自负,很多事情不是想不明白,而是等您一句认可。现在既然等到了,以前的错事我也承认,何必恋栈权位。且臣之后,江南道学更加不成体系,方便您做成大事。”

赵官家还没干啥,他身边一个望之生厌的杨沂中居然大惊失色,李纲当时完全会错了意,还道:“如此冒失之人,官家为何还要当他做御前班直统制?天下谁人不知官家要北伐,就要让南方平息怨气,尽心赋税。为此,拉拢一些江南公阁成员也是应当的,但要注意分寸,毕竟他们将来真管一州一县之地,肯定是不如进士出身的人。”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