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卷完)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536 字 6天前

当!当!当!

当!当!当!

开封县城外渡口,几十个穿着黑色袍子的皂吏,正在敲锣打鼓的清场。

“让那些闲杂人等都走!

快快快,你们几个去渡口那边清场子,平西王的船队就要来了!”

郑叔清叉着腰,对身旁一众皂吏吩咐道。

那些人也不含糊,提着水火棍,直接冲到渡口的栈桥上,对滞留在此的人群一阵打骂。

一时间,好像鸡窝被捅,站在栈桥边等生意的脚夫们顿时作鸟兽散,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汴州刺史元结看到这一幕,无奈叹息道:“郑公这手腕,未免太粗暴了些。”

郑叔清这狗比,平日里恨不得整天在院子里躺着晒太阳,催都催不动。一听说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要回汴州,立马就上蹿下跳活络起来了。

真是个官场老油条!

“这些脚夫之流,就跟家中的孝子一样,非得加点棍棒才行。

元使君还是阅历太少了。”

郑叔清倚老卖老的吐槽了一句,洋洋自得的模样,显然是不以为耻。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这么用的么?

元结一愣,随即苦笑。

今日是方重勇返回汴州的日子,那些滞留在栈桥的脚夫们,就算被打死那也是白死了。

脚夫这种职业历史很久远,然而其兴盛且呈现组织化,却是跟运河经济的繁荣有着莫大关系。

商贾靠岸后,无论是卸货,还是进货,都不可能是本人自己挑运,通常也不会是船上的船夫搬运。

这样就需要有专业的卸货与搬运工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类似的“商行”,铺子开在开封县城内,负责接单算钱。

而脚夫则是蹲守在渡口,逢人便问要不要装货卸货。

所以航运越发达,需要的脚夫也就越多。

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以外地人居多,几乎没有在汴州本地有固定田产的。

脚夫们的社会地位很低,按照唐代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来衡量,但凡有点出路的人,都不会去做这一行。

“嗯?”

惊鸿一瞥,郑叔清好像看到了脚夫里面,有个熟悉的身影一晃而过。再去看的时候,人已经走远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正好这时候何昌期已经朝着他走了过来。郑叔清于是不去想刚刚看到的那人像谁,而是笑眯眯的上前对何昌期行礼询问道:

“何将军,今日的安排可好?”

若是按资历说,何昌期给郑叔清提鞋都不配。

但现在老郑就是拉得下面子,对何昌期讨好。

元结看到这一幕,心中了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郑叔清号称“政坛不倒翁”,到现在都还能活蹦乱跳了。

这厮做正经事的本事没有多少,但看人下菜的本事却是一流,求人办事的时候又拉得下脸来。

这样的人或许无法长期维持高官厚禄,但他们想要苟命还是很轻松的。

元结不禁为自己叹息,他就是太实诚了,所以总是不讨喜,难以飞黄腾达。最多就干到刺史这一级,不可能再往上了。

除非是遇到了天大的机遇。

“郑判官在汴州,又不用风餐露宿,怎么还瘦了呢?”

何昌期看着瘦得风吹就要倒郑叔清,没话找话说。

“在下心忧方节帅在前线作战,故而茶饭不思呀。”

郑叔清装模作样的叹气道。

他确实是担心方重勇打败仗,不过却不是担心方重勇本人,而是担心敌军杀到汴州,要他郑某一家老小的命!

荥阳郑氏本来就大量居住于河南,更是有不少人在汴州生活。若是河北叛军南下攻克汴州,郑氏估计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起码被叛军捞一大波浮财是免不了的了。

为此郑叔清每日都是忧心忡忡,不断派人打探前方军情,打听银枪孝节军是不是被包围了。

方重勇他爹方有德,都没郑叔清这么关注河北战况!

“郑判官真是小看我等,有银枪孝节在,哪里有河北那帮杂鱼横行的份。方节帅还把李宝臣那傻子唬得一愣一愣的呢。”

何昌期满不在乎说道,其实这一路奔袭河北的时候,他也是非常担心的。

但这并不妨碍何老虎现在对身在汴州的众人吹牛。

“说起李宝臣此人,当真是非常张狂啊。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帝王一样。”

郑叔清轻叹一声,继续说道:“李宝臣派遣了好几波人来游说,要节帅给他效力,并献出宣武镇六州之地。亲笔信都写了四五封,语气一封比一封严厉。

最后一封信,此人甚至扬言不同意就要杀方节帅祭天呢。”

郑叔清语气中带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