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虎缘(2)

封唐传 清风寻墨 2145 字 15天前

店中客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到了华灯初上才静了下来。

何老实几人刚刚坐定,只听得店门吱的声响,一个老者踱了入门,着了件长袍,三络长须,戴着顶锦帽,贵气十足。何老实见到,连忙迎上,殷勤的笑道:“崔管家,请进请进”

来的原来是崔府管家崔络,崔络坐定问道:“老实,听说你这里来了大厨,有什么好东西上几样来” 何老实弯着腰说:“也不是什么大厨,只是个远房亲戚的侄子,在家乡待不下去了来投奔小人,会烧几道家乡小菜,只怕入不得你老眼中。”

崔络摆了摆手,说道:“少废话,快上”

“好的好的,你老少待” 连忙去吩咐李成沣用心烧菜。

片刻,四个菜上齐,崔络看了看,见到菜式颜色漂亮,香气扑鼻倒是末曾见过的,筷子试了试,倒是再也不肯停下,何老实连忙上了壶好酒,陪在傍边。

崔络杯起杯落,一壶酒便见底,菜也见底。何老实小心问道:“菜不合你老胃口?要不小人再吩咐做过几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这些菜真的不错,敝人在崔府几十年,什么东西没吃过?但和你店中的菜一比,真的如同嚼蜡,很好很好!”

自此以后,崔络倒成了店中常客,每过几天便要来何老实的店中,将李成沣所做的菜式尝了个遍。

时间过得飞快,李成沣来到崔家村已经两个月有余,每天除了烧菜,便在崔家村附近闲逛,连离崔家村上游几公里的张家村和下游的洪家村也逛了个遍。

发现上游的张家村临江有一个大码头,平时经常见有大船泊着,了解了才知道,原来张家老爷张达波是做船运生意的。走南闯北,名下有二十多艘大船。张家村有千多口人,青壮大部分都在张达波的船上营生。

而下游的洪家村倒全是佃户,也有二千多人口,也租了崔府的一部分田地耕种。

李成沣和民众渐渐熟络,倒也慢慢的融入了这个朝代。

这天傍晚,李成沣闲下来后和何老实坐在店中闲聊,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碲声,何老实打开店门看去,只见道路远处驰来两辆马车,十多骑跟在马车后面,望崔家村而来。很快车辆便从何老实的店门前经过。

李成沣从门内看去,只见马车车箱上写了个崔家,而所跟着的十多人俱是腰间挂了柄腰刀,护在马车两傍,车队很快经过何老实的店铺,远远望去,只见车队已鱼贯地入了崔府。何老实见李成沣疑惑,便道:“这是崔知县的马车,应该是崔大公子回来了”

到了第三天傍晚,何老实的店中又步入一人,正是崔络,何老实连忙着招呼着崔络坐下,又吩咐李成沣上了几样崔络喜爱的菜肴上来。

崔络神情呆滞,也不说话倒了酒便喝,很快一壶酒便已见底,何老实连忙又加了一壶,崔络倒也再不见吃菜,一壶酒转眼又空。然后双目定定的望着屋顶。

“崔老,崔老” 何老实心知有异,关心地道。

崔络望了何老实一眼,说道:“大公子和二公子回来了” 原来那天何老实所见马车是崔家两位公主回来了,何老实脱口问到:“二公子也回了?他不是上京应举了吗?”

崔络倒也不瞒,细细对着何老实道来,原来崔家二公子崔学军从小聪明,早早便考了秀才,今年准备上京赴考,谁知刚离开万安县不久便染上恶疾,一会寒冷,一会高热。

跟着崔学军上京赴考的两个仆人不敢怠慢,因离万安县不远,便连忙将主人送了回万安县崔学军的大哥家中,大哥崔学友和崔学军从小感情便十分好,见此情况连忙请名医来诊治。谁知几天下来,崔学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卧床不起,崔知县又差人在邻县请了个老中医过来,诊治一番方知患了俗称“打摆子” 的重病,老中医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开了几服中药吊着,崔学军眼见精神越来越差,人时冷时热,时清醒时昏迷,病得骨瘦如柴,崔家兄弟都知情况不妙,崔学军清醒时更是请求大哥,要求大哥送自已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