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4章 关乎人命的建议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2306 字 4个月前

朱可夫见索科夫和雅科夫两人从外面走进来,连忙站起身,有些意外地说:“你们两人怎么来了?”

坐在朱可夫对面的秃头男子,本来是背对着门口,听到朱可夫这么说,本能地扭头看了过来。索科夫一眼就认出,这个秃头不是别人,正是在乌克兰主持大局的赫鲁晓夫。

索科夫先向朱可夫敬礼后,又转身向赫鲁晓夫敬礼:“您好,赫鲁晓夫同志,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

“米沙,”赫鲁晓夫站起身,来到了索科夫的面前,摇着头说:“上次我给你补充几万兵员之后,你几乎都没有再联系过我,甚至连我邀请你去乌克兰工作,都被你拒绝了。”

“赫鲁晓夫同志,”索科夫想到今年就要爆发第二次乌克兰大饥荒,境内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饿死。几十年后,在基辅修建了一个圆形的黑色大理石雕塑,名为“祖国母亲”雕塑,就是为了纪念在1946年被饿死的乌克兰人民:“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如果真的去了您那里,没准帮不上忙不说,还会给您添乱。”

“你拒绝了我,但对于朱可夫的邀请,却丝毫没有犹豫。”赫鲁晓夫皮笑肉不笑地说:“看来在你的心目中,我的地位是根本无法和朱可夫元帅相提并论。”

“赫鲁晓夫同志,您误会了。”索科夫为了避免将来被穿小鞋,特意向赫鲁晓夫解释说:“我已经发现自己的能力有限,根本不适合从事地方工作,所以才会拒绝您的邀请。如果我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请您务必要原谅我。”

“原谅你可以。”赫鲁晓夫慢吞吞地说:“你能给提点建议吗?”

索科夫本来还在考虑,应该如何提醒赫鲁晓夫,今年的乌克兰将爆发粮食危机。没想到对方却主动把这个机会摆在了自己的面前,他便顺水推舟地说:“我倒是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快说来听听!”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部队的复员工作还没有结束。”索科夫说道:“如此一来,乌克兰境内的农田就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耕作,假如再遇到干旱之类的情况,就会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到时整个乌克兰的老百姓想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不会吧,米沙。”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赫鲁晓夫表现得心不在焉:“战争期间,情况比现在更加糟糕,我们不照样能得到足够的粮食。如今战争已经结束,难道和平年代的粮食产量,还比不上战争时期吗?”

“赫鲁晓夫同志,您可能忘记了。假如乌克兰出产的粮食,仅仅提供给我们的国家,应该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索科夫提醒对方说:“但如今的欧洲,有很多国家成为了被我们所保护的国家,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就是说,乌克兰出产的粮食,不但要供应全国,而且还要提供给这些被保护国。如此一来,粮食就会出现短缺,假如再遇到什么干旱,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就意味着会有人饿肚子,甚至被饿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米沙,你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但赫鲁晓夫依旧听不见索科夫的意见,自顾自地说:“别看乌克兰被德国人占领了那么长时间,但粮食储备还有一些,就算1946年粮食出现大面积的减产,我们也有能力应付。”

“赫鲁晓夫同志,你不要说话,听听米沙怎么说。”朱可夫抬手打断了赫鲁晓夫后面的话,他冲着索科夫说道:“米沙,假如真的出现了你所说的情况,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因为干旱的出现,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我觉得是在所难免了。”索科夫谨慎地说道:“在这种时候,我就会考虑大规模种植抗旱的农作物,比如说土豆和玉米……”说到玉米时,索科夫忍不住看了赫鲁晓夫一眼,他记得对方后来想学习老美,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在全苏境内种植玉米。但由于苏联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有关人员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赫鲁晓夫,导致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虽说后来的玉米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在乌克兰境内种植玉米还是可以的,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索科夫继续说道:“土豆和玉米都是耐旱农作物,而且乌克兰的土地肥沃,种下去之后,集体农庄的庄员们根本不用费神去管理,只需要等到九月去收获就是了。有了这些土豆和玉米,就能弥补小麦减产的损失。”

索科夫向赫鲁晓夫建议种植土豆和玉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农作物耐旱,就算遇到了旱灾,也能保证一定程度的产量。要知道史达林在1946年向乌克兰征收了四亿普特的粮食(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虽说按照他的想法,已经考虑到乌克兰在战争中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已经降低了征收标准,但依旧掏空了乌克兰粮仓里的所有粮食,结果导致将近四分之一的人死于饥荒。

“赫鲁晓夫同志,我觉得米沙的说法不错。”朱可夫望着赫鲁晓夫说道:“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他的建议。”

赫鲁晓夫面无表情地说道:“等我回到基辅,召集相关人员讨论一下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