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五十四章 说起来都很复杂

“信心是没问题的。”周至说道:“不过这样一来,画卷可能就要比原来的厚实了。”

“也厚不了多少。”四表舅点头道:“其实就厚了一层托绢的厚度,我们只把表面的东西保留下来,底下的嘛……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地方,我们都给换新的。”

“那行,那我给王老爷子他们打电话沟通,就麻烦二老将修复计划制定出来,体力活交给我干。”周至说道。

等到将电话打过去,那边听说发现了疑似与金陵丹阳地区四座南齐大墓砖石壁画同出于一个母本,北宋国手厉昭庆临摹的陆探微《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都激动坏了。

厉昭庆是建康丰城人,一说闽中建宁人,初仕南唐为翰林待诏,开宝末随李后主入宋,授图画院祗候。

他特别善画佛像,尤长于观音。凡画古今人物,至于衣纹生熟亦能分别,前辈不及。

每欲挥笔之前,都要找一件非常干净的虚静之室,覆其四面,止留尺余,然后才开始构思,其专谨如此。

人有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这是效仿前朝国手顾恺之“登楼去梯”的典故。故而能够做到笔精色泽,久而如新。

登楼去梯的典故最早记录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顾骏之尝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这里说的是绘画要态度专诚,这样的态度,也是画家和画匠的一大区别。

厉昭庆到现在也并没有作品流传下来,除了现在周至眼前这一幅。

因此厉昭庆临陆探微绝笔,还是有可能与南齐显贵大墓砖画同一母本的宋代摹本流传下来,当然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这就丝毫不亚于同为宋摹本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列女传仁智图卷》。而且顾恺之的摹本是出自南宋,而这卷《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如果真是出自厉昭庆之手,那就是五代末到宋初。

同样有点类似的落款摹本,怕就只有藏于大阪的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