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课程就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后来还会有《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古典文献学》,《当代中国文学史》,《汉语史》。
当然,文史从来不分家,所以《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这些也在其中。
到了大三才会开始有《汉字学》。
还有一项重要的课程,写作。
另外还有一些基础课程,比如计算机,体育,军事,外语,思想政治。
选修的课程其实就是后来研究生和博士专业的方向,虽然是给本科生自选的,但是也有学分要求,内容五花八门,包括《训诂学》、《音韵学》、《语法学》、《方言学》、《应用语言学》、《民间文学》,《戏剧文学》、《中国语言学名着选读》、创意写作等等。
因此拿到的课表和需要领的教材,还真不少。
但是再认真研究一下课程内容,就会发现周至早都已经搞定了绝大部分的课程,甚至可以这样说,再绝大多数课程上,对于他来讲只能叫做“科普读物”,而他早就已经走到了研读专着的程度。
比如《中国语言学名着选读》这个课程,里边的名着他早就已经全部精读过,还和辜老长期探讨其中的内容,早就跨过了选读这种普及阶段
因此辜老说他现在的水平已经贴近了博士的学术水平,可以作为师祖祖遗稿的整理人,并非靠什么关系和交情,完全是学养决定的。
但是也不能说周至就不再需要这些课程了,因为他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比如《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应用语言学》这些,就相对陌生,要不是因为没什么兴趣,要不就甚至不知道汉语言文学学生还需要学习这样的专业课。
“你们听说了吗?”搬东西的时候,李东平对大伙儿说道:“英语四级得赶紧报考,及格万岁,后边越考越难。”
“不是越考越难。”徐刚说道:“是语法现在我们还记得住,越往后就忘得越多了。”
“其实只要把词汇量搞上去,过了五千以后就好了。”周至说道:“那样一辈子就不会忘了,过四级六级也不难。”
“又是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背一背托福和gre词汇,这样的帮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