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两朝太祖

朱元璋默默地注视着朱棣,期待着他的回应。而朱棣则低头沉思,似乎在努力理解朱元璋话中的深意。这一刻,父子之间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下来。

最终朱棣神色坚定:“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只要大哥在一天,雄英在一天,儿臣就是大哥与侄子的征北大将军。如果将来允炆真容不下我们这些亲叔叔,儿臣也要给大哥留下一个血脉。”

朱棣虽然此时才二十一岁,但身为皇家的孩子,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因此心智远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对于那些大臣们口头上所说的“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类的话,朱棣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如果真的要他去死,恐怕这些大臣们未必会如此顺从。毕竟,谁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视死如归呢?

朱棣深知,这种君臣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地以忠诚为纽带,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利益的交换。作为臣子,他们需要依靠皇帝的权威来获取权力和地位;而作为皇帝,则需要借助臣子们的智慧和力量来治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和盘算,很难简单地用一句口号来概括。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朱棣的这个承诺,但他心里同样也清楚,此刻朱棣的这番话就算确实是发自肺腑的。然而,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一旦朱棣登上皇位,很多事情恐怕就不再受他自己控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了解可谓深刻至极。他知道,所谓的忠诚只是一种表象,真正能够让臣子们忠心耿耿的,还是利益的驱动。所以在历史上,在他的晚年,他不惜举起了屠刀杀向了他那些老兄弟们,只不过现在才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处理与臣子们的关系时,仍然小心翼翼,既不能过于放纵,也不能过于严厉,以免引起臣子们的反感或反抗。

盛世红妆凤临天下

“你去和你大哥好好聊聊吧,他现在情绪低落,状态不佳。”朱元璋并不希望朱棣继续留在这儿,因为他自己也感到有些不自在。最终将朱棣给赶到了马皇后与太子朱标那里,毕竟他也担心自己万一一不小心就杀了这个未来有大出息的儿子。

在这整个过程中,那些文官武将们表现得异常顺从,没有一个人借机弹劾燕王。他们深知燕王深得皇上喜爱,而且未来还将是永乐大帝,如果贸然得罪燕王,无疑是自讨苦吃。因此,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沉默,以免引火烧身。

*****

“老十四可惜了!”正当老朱和其他人都不知所措时,在万历四十七年的时空下,代善不禁发出了感叹声。很明显,在尚未出生的侄子和弟弟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了多尔兖这一边,同时也毫不掩饰对皇太极的不满之情。显然,他坚信天幕上所说的关于皇太极对待多尔兖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只是将多尔兖当作他手中的工具人罢了。

听到代善的叹息,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他们知道,这位后金的大贝勒对多尔兖有着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