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东晋偏隅 第一节:王马共享天下:门阀弄权,东晋特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敦则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手握重兵,镇守长江中游。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是东晋抵御北方政权进攻的重要力量。同时,他还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荆州等地培养自己的亲信,让王氏家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从朝堂到地方,王氏子弟几乎占据了重要职位。朝廷上的很多决策,都要经过王导的同意才能施行;地方上,王敦的军队实力最强,无人敢轻易挑衅。就这样,东晋刚建立,就形成了“王马共天下”的奇特局面,司马氏虽然是皇帝,但王氏家族的权力却大得惊人,皇帝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王氏家族的制约。

三、王马权力格局

(一)王氏权势滔天

在东晋初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可谓权倾朝野。王导作为丞相,每天早早地就来到丞相府,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他不仅要应对朝廷内部的各种纷争,还要处理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协调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王导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耐心,总能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让朝廷保持相对稳定。

他深知南北士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利益上的差异,因此他积极推动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邀请南北士族的文人雅士参加,让他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同时,他还在政治上给予南方士族一定的地位和权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东晋朝廷中的重要性。在王导的努力下,南北士族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为东晋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王敦则在外手握重兵,成为东晋军事上的绝对权威。荆州、江州等重要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王敦经常亲自率军出征,抵御北方政权的进攻,保卫东晋的边疆。同时,他还利用手中的兵权,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压那些对王氏家族不利的势力。他在荆州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据点,培养了一大批忠诚于自己的将领和士兵。

王氏家族的子弟们,也纷纷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要职。他们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自己的才能,在东晋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有的担任朝廷的尚书、侍郎等官职,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的在地方担任刺史、太守等职务,管理一方百姓。王氏家族的权势如日中天,成为东晋最显赫的家族,几乎到了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

(二)司马睿的制衡

虽然司马睿能称帝离不开王氏家族的支持,但他毕竟是皇帝,怎么能甘心大权旁落呢?于是,司马睿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试图制衡王氏家族的权力。

他重用刘隗、刁协等亲信,给他们重要的官职,让他们在朝廷中牵制王氏家族。刘隗为人机智,善于谋略,他为司马睿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削弱王氏权力的建议。刁协则性格刚直,敢于直言,他在朝廷中多次与王氏家族的人发生冲突,毫不畏惧他们的权势。

刘隗和刁协为了报答司马睿的信任,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建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减少王氏子弟在地方上的任职。他们还提议对王氏家族的一些产业进行清查,防止他们过度敛财。此外,他们还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亲信,逐渐形成了一股与王氏家族抗衡的力量。

这些建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王氏家族的权力,但也引起了王敦的强烈不满。王敦觉得自己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却被司马睿猜忌,心中十分愤怒。他认为刘隗和刁协是挑拨他和司马睿关系的罪魁祸首,必须要除掉。于是,王敦开始在荆州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军队,准备找机会给司马睿一点颜色看看。王马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四、王敦之乱

(一)首次起兵

公元322年,王敦终于忍不住了,他以“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所谓“清君侧”,就是说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王敦把矛头指向了刘隗和刁协。他觉得这两个人是导致自己和司马睿矛盾的罪魁祸首,必须要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