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要塞地图

狼纹身 麦高芬 847 字 21天前

继续前行十几米后,弧形走廊的左边便又出现了一条岔路。此时,我已经大概可以猜到,要塞的这一层应该是个环形结构,而这一层的所有房间都是在环形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只是这个环形究竟有多大,前面还有多少岔路,目前我还判断不出来。

这条岔路上有三个房间,左右两边各一间,另外一间在路的尽头。我和卡特二人习惯性的推开了左边那扇房间的门。

房间看上去应该是会议室一类的地方,在它的正中间放着一张长桌,桌面上铺着深绿色的帆布,周子周围摆了一圈靠背椅,桌子尽头的墙上还挂着一幅地图。我走到地图前面用手电照了照,那是一幅抗日战争时期的安东省地图。

地图上所绘的安东省,并不是现在的安东市。安东地区古时属于辽国的契丹族和金国的女真族的活动地区,清代时归属奉天将军所管辖。清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一九零七年,清政府在东北设省,安东地区划归奉天省管辖。到了民国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二九年,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续而安东则由辽宁省管辖。

九一八事变后,也就是一九三二年,日军侵占东北,整个东北沦为满洲国的国土,随即在一九三四年,满洲国把东北地区划分成了十四个省,新增设了安东省,下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十二个县。后在一九三七年,伪满洲国又在安东省析出安东市作为省会,与安东县一同隶属于安东省管辖,并在安东市区划分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七个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准备接收东北,明令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九个省。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早已进驻安东市并成立了安东省民主政府。故此,在苏联红军撤离后,国共双方在东北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安东市数次易帜。直到一九四七年,国军撤离安东,中共中央安东省政府才迁回安东市。

一九四九年建国前,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了‘建民字第十五号令’,对东北地区各省市的行政区域重新做了调整,撤销了安东省的建制,将北部划归吉林省,南部与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安东市也随即成为辽东省省会。

直到一九五四年,随着辽宁省的设立,辽东省被撤销,安东也从辽东省省会变为了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

所以眼前这幅地图上的安东省,地域面积远比现在的安东市要大上许多。

这幅地图虽然被遗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要塞里几十年,但是也并属于不罕见的文物,我在博物馆里见过类似的地图,而且现在网上也能搜到差不多的地图照片,所以我对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简单看了几眼,便移开手电光线,朝着其他地方照去。

光线扫过门旁边时,我隐约看到在门旁边的那面墙上画着一些红色的线条,似乎还有字。仔细辨认了一下,我不禁眼前一亮,墙上赫然是用红色油漆画着的我们所在的这座要塞的布局图,而布局图的上方也清楚地写着‘镇江山要塞构造图’几个字。

卡特此时也注意到了墙上的要塞布局图,凑到我身边和我一起看了起来。

从图上看,这座要塞面积其实并不大,相比日军在黑龙江省鸡西市中俄边境上修建的那座“虎头要塞”,可以说袖珍的太多。这里一共有四层,我们所在的这一层是从上面数的第二层。就和我所判断的一样,这一层是环形的结构,在环形的左侧分别有四条岔路,我们刚才已经去了其中的三条,而现在所在的这一条便是这一层里最后的一条岔路。这层往下的两层,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关押囚犯的那一层和我们下来的焚化间所在的那一层。

几乎所有的房间在这幅图上都有标注他们的用途,包括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一间,也标注着“会议室”,但唯独刚才被那扇巨大的气密门锁起来的空间没有任何标注。不过从头上看,那里的空间十分大,是这座要塞里最大的一间。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能出去的出口,所以我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要塞的第一层上。

从图上看,第一层是一个很大的空旷空间,除了在楼梯口不远处有过一个画着闪电标记的小房间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房间了。在一层的最远端是整个要塞的出入口,出入口设计的十分宽大,如果没猜错,那里完全可以供大型的车辆进出。

我指了指出入口那里对卡特说,“如果运气好,我们大概能从这里出去。”

卡特打了个响指,得意的道,“我的运气向来都很好,那里一定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