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怀瑾很快冷着一张脸走过来:
“在磨磨蹭蹭做什么?”
这样的不上道,显得他很不会带团队!
怀瑾悄悄瞥了眼祝闻,希望她不要因此旁人的笨拙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等等,他在想些什么?
怀瑾清了清嗓子,语速忽然变快,催促着所有人行动。
在这个过程里,祝闻他们暂时离开了仪器所在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怀瑾走出来。
他朝祝闻摇头:
“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猜到祝闻可能对详细数据感兴趣,他直接把检查报告递过来。
祝闻仔细翻了一遍,指着某个地方提出了意见。
怀瑾认真听完,给出了正面肯定。
两人又聊了许久。
这期间,不管是怀瑾的同伴,还是祝闻这边的同伴,都惊呆了。
前者是因为看到怀瑾态度的改变,也惊讶于祝闻能够跟上怀瑾的节奏。
至于后者嘛,就是纯粹没有想到祝闻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原来他们以前认识的祝闻,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按照祝闻和怀瑾的商讨结果,第二轮检查开始了。
这次,发现了数据在某个区间出现了很细微的变动。
怀瑾同行的下属们都觉得这种数据回落是很正常的行为。
祝闻却说:
“不对。”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她甚至用数学推论了一遍。
而数学给出的结论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最后怀瑾拍板决定:
“你说的是对的。我会手动调试仪器的参数,再检查一次!”
这次,那个奇怪的地方被放大了。
怀瑾仔细观察后,通过丰富的经验判断道:
“这大概率是一个隐蔽的精神烙印。”
-
夜凉如水,黑暗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