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人?”杨华跟江所长异口同声问,老一辈的很多说法,年轻一辈不太懂?
老刘头道:“你看,你姓杨,你是上门到朱家,现在又续弦的姓周,农村原本是给生两个孩子,可那是两口子,算下来一人一个不是,你这三姓的,算下来不就是三个,一人一个吗?”
此言一出,杨华,江所长,小梁都愣住了,这话似乎有道理,又似乎哪里不对。江所长道:“刘叔,这跟几姓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户口本上几个人。”
“哎”老刘头摆摆手不赞同道:“我们老一辈不是这个算的,要放在古代,算的比这个清楚多了,什么长房长孙,嫡子嫡孙的。就举个列子来说,如果杨华的先头妻子不是死了,是离婚了,孩子跟着他妈妈,杨华再婚,又生了两个,这是算超生还是不超生呢?”
江所长一愣,是呀,这个怎么算?老刘头道:“几千块可不是小数目哦。”
杨华也知道,三千块不是小数目,这年头,大家都穷,亲戚朋友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里有什么闲钱借出来,再说,前头那位看病,亲戚都借的差不多了,现在还没还上呢,银行里还欠着八千 的贷款,现在想去贷款,得先把之前的还清呢,上哪里筹钱?
几人聊了几圈,江所长还有其他事便告辞先走了,老刘头跟杨华接着把院子里的尾巴收一下。
资老三等人来了几次,要么没见到人,要么杨华一句没钱,正在筹给打发了,资老三等人经过江所长的警告,也不再敢上房拆瓦,悄悄的跑到周玉娘家找人,想着不给钱就逮人结扎,结果扑了个空,私下打听了许久,也不知道周玉去哪里了,只能天天来盯着杨华。
寿材完工阴沉好了,杨华用马车拉到老宅,放楼上。朱家章很是满意开心,围着转了几圈,用手敲了几圈。新房还没正式搬家,杨华一把锁锁上门,隔三差五的去看看。
转眼就开始春收,杨华忙的焦头烂额,村公所鸡毛蒜皮的事自己要到场处理,地里的庄稼自己要收,周玉不在,朱家章跟杨波也不得不跟着杨华上地里收割庄稼,朱家章才出家门,就开始骂着:“这个烂货,到农忙就躲出去,等农忙完了,再回来享清福,这是娶了祖宗回来。”
村里的人不知缘由的见周玉没在,也附和着骂着,别有用心的更是添油加醋的跟着说。也有明事理的,忍不住劝道:"二公公,你可别骂了,你女儿活着的时候也没见你女儿上过地里,还不是杨华带着你们去,也没见你骂你女儿呀,人家后来的这个,这么多年,我们见着都是人家一人上地里,也没见你们爷孙去过,这回人家生了孩子赶上了,你这就不依不饶的骂天骂地,骂的这么毒,怕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