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派斗捌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1697 字 1个月前

宋源宝道:“那有何难!”

褚博怀道:“好,那咱们便试试。”

萧平安、林子瞻、宋源宝三人都是年轻,闻说只有欣喜,都是跃跃欲试。几人身上杂物不多,除了兵刃、伤药,也就一些干粮水囊。

宋源宝比武把自己卖了一百八十两金子,这金子从泰安出来前,褚博怀已找处寄存,只带了五十两金子出来,否则此际倒是累赘。

整理一番,众人加快步伐,直奔山道。

寻常人在山中,便是缓坡易行的小山,一日也最多行得五六十里。此处古道却是群山连绵,荒芜险峻,道路艰险,如此一日两百里,连行三日,纵是几人武功高强,筋骨强健,也不是轻易可以完成。

继续前行,林子瞻和宋源宝就要发足比赛脚力,被褚博怀喝住,褚博怀道:“此番赶路,比的是长力,切不要有好胜之心。你们三个,源宝略弱一些,平安最强,内功都有不错根基,我有一门借行路炼气的法子,极是简单,一发传授你们两个,这六百里艰辛,不要平白浪费,正好拿来练功。”

林子瞻和萧平安都是大喜过望,随即林子瞻却是面露难色。一路之上,褚博怀待三人如同一家,毫不藏私,凡有所问,必定不吝传授。但内功是一门根基,岂能随意授人,衡山派也有规矩,寻常招数也便算了,这内功却不能乱学。

褚博怀知他心意,呵呵笑道:“我这不是传你们内功,只是个助力的法子。你我两派内功心法截然不同,就算你们想学,我也不敢教啊。”

林子瞻和萧平安这才大喜。褚博怀所授乃自己所悟,起名“行道诀”,乃是借行走起落之时足底反震之力,去冲击体内经络,助人炼气,经络行气仍是依本门功夫。

功法简单,却大是巧妙,褚博怀边行边讲,小半个时辰,萧平安和林子瞻都是会了。宋源宝早已学会,此时自不须再听。

林子瞻依法试行,只觉果然奇妙,虽不似平日静坐炼气那般直接,但也是大有裨益,用了此法,足上经络活跃,连行走的气力也省了几分。林子瞻喜道:“前辈放心,我等只自己习练,绝不传授外人。”

褚博怀笑道:“就是传了也没甚么,这不是什么深奥功夫,只是行走赶路之时,抽些空儿练功,乃是勤能补拙的法子,远不如正常炼气来的快捷。传你们此法,一是长途路上不至乏味,也是想教给你们练武水滴石穿的道理,这功夫虽然对内力进益微乎其微,但天长日久,积少成多,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萧平安和林子瞻齐齐正色道:“多谢前辈教诲,我等必不敢懈怠。”

注:马蹄铁,马蹄有两层,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寸左右的坚硬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摩擦和腐蚀之力会叫角质脱落,若继续骑乘,自然要伤到马蹄。钉马掌便能延缓马蹄的磨损,可惜大宋境内还未普及此物。马蹄铁乃是罗马人创新,公元前一世纪便有记载。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出使于阗,便见回鹘人给马钉掌。隋唐之后,已有铁质马掌,只是使用并不广泛。战国时,便有削蹄,修蹄之法,南方和西北,还会给牲口穿上草鞋,对马蹄的养护中原汉人自有其术。敦煌莫高窟有“福田经变”壁画,绘有人树下翻看马掌,有学者认为就是在“钉马掌”,同样也有学者认为那只是在护理马蹄,作为“钉马掌”的证据还不充分。但中原直到元朝,马蹄铁才广泛普及,应是不假。

南宋词人李曾伯(1198—1269)在《丁亥纪蜀百韵》中写有“劲弓骨为面,健马铁裹足”之句,其自注云“戎师获到羌人马,蹄以铁裹”等。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对于中原人来说,还是十分新奇,要多记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