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曹鲲身着锦衣华服,面带微笑,缓步而来,身后还跟着几位魔道联盟的高层,皆是满面春风,显然对岐山学宫的现状极为满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鲲热情地打招呼:“杜宗主,元宗主,别来无恙啊!”
杜玉琅连忙回礼:“拜见魏王殿下!”
元化龙拱手道:“魏王殿下,眼下学宫已经步入正轨,只是这每日消耗巨大,但我观这些弟子资质平平,恐怕能够成材者,寥寥无几。”
曹鲲爽朗笑道:“元宗主有所不知,教育是关乎天下兴衰之大计!你看这些弟子,他们虽然大多资质平平,但各有所长,察其性情,辨其才智,因其所好,教其所缺,善战者可修杀伐之道,善炼丹者可修炼丹之道,善制符者可专修制符之道,善驭兽者可修驭兽之道,善阵法者可修阵法之道,善炼尸修炼尸之道……”
“因学子之不同,而施不同之教,方能成就其才,持之以恒,诲人不倦,方能育化英才,为我所用,如此,则教育之道得矣,大道之望兴矣。”
“将来毕业之后,各派高人皆可自行挑选中意的弟子,传承各家的衣钵,如此一来,百家齐放,魔道何愁不兴?”
杜玉琅闻言,心中暗自点头。
他环顾四周,只见那些弟子们或炼丹、或制符、或驭兽、或布阵,各自忙碌而有序。
杜玉琅由衷地赞叹:“魏王殿下真知灼见,高瞻远瞩,在下佩服。”
曹鲲笑道:“世间最珍贵者,莫过于人才,而教育,则是改变世界的最有力武器,本王促成联盟创办这座岐山学宫,夫学宫者,乃人才之沃土,大道之炬火也,其首要之义,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使学子得窥修行之门。”
“书卷所载,皆是先贤智慧,师长所授,皆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
“学子于其间,如饥似渴,孜孜以求,渐入佳境,道法日进。”
“又学宫者,亦是选材之所,夫人之初生,如玉璞未琢,须经磨砺,方显光彩。”
“各派高人可观学子之品性、能力、优劣。”
“故而,学宫虽小,但可传承道法,遴选人才,培养英杰,使魔道昌盛,永世长存。”
元化龙奉承道:“魏王殿下真是用心良苦啊!”
魔道群雄闻言,无不感触颇多,纷纷拱手高呼:“魏王高见!吾等佩服!有了岐山学宫,魔道何愁不兴?何愁不霸?”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共鸣,纷纷附和道:“魏王高见!魔道昌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