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山心中却有些担心,高笙书虽有尚方宝剑,但他就这么未经圣裁,就地斩了赵友林这个二品大员,万一景德帝翻脸,那麻烦就大了。高笙书曾经在危难时刻救过他,而且还是自己生死兄弟魏金祥唯一幸存的儿子,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高笙书。于是,他上前说:
“大元帅,末将也觉得将赵友林这个奸贼在军中公开斩首,可以严明军纪,让将士们不敢稍有怠慢,不过,大元帅可否将此案八百里加急禀报圣上,待圣上定夺之后,再在军中将赵友林几个斩首,这样岂不更稳妥?”
哈哈,段老头,咱知道你也是好心,可是,咱自就任大元帅以来,还没有在军中树立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做派,这一回,赵友林这条大鱼自投罗网,咱怎会失去这个机会?有些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杀人立威,甚至把无辜的人都杀了,这罪大恶极的赵友林刚好撞到咱的枪口下,咱正求之不得呢,岂会再拖延时间?
如果等到京城的皇帝老儿的回话,来来回回又要将近一个月,那岂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假使那皇帝老儿听信谗言,让咱将赵友林押解进京,那咱更不是鸡飞蛋打。不行,这杀人立威,就在于果断严明,就在于掌握好火候,从而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咱这回就要让赵友林的这颗人头祭旗,就这么定了!
高笙书“呼”地从自己座位上站了起来,神情严肃,他用目光看了帐中的其他人,然后,坚决果毅地说:
“段老将军,本帅理解你的苦心,但本帅今日心意己决,还望段老将军休要多言,今后万一圣上有什么怪罪,本帅一人承担便是!”
说到此处,他大喝一声:
“来人,传本帅军令!”
只见帐外楚中天和杨乘肖几个匆忙跑进,站立在高笙书跟前。高笙书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地说:
“赵友林奸贼谋逆篡位一案,已经秦公公、段老将军和高将军三位前辈查明,人赃俱获,铁证如山,根据我大梁国律例,本帅决定明日午时三刻,将赵友林、朱如宋、茅初善三人,开刀问斩,枭首示众,你们下去做好安排吧!”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