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奸大会”日益临近,令洛阳城变得愈发热闹。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洛阳街头,随处可见三五成群,持刀带剑的江湖人。相比之下,洛阳城的百姓好像“人间蒸发”。似乎他们在潜意识中达成默契,如无必要,尽量闭门不出。以免与那些刀口舔血,喜怒无常的亡命徒发生交集。
然而,有人担忧就会有人欢喜,虽然寻常百姓不喜欢这些“英雄豪杰”,但洛阳城的商贾们却敲锣打鼓地喜迎八方来客,因为他们从中看到商机,无不铆足干劲准备大赚一笔。
几乎在一夜之间,洛阳城冒出数十家新客栈。伴随着“锄奸大会”的临近,涌入洛阳城的江湖人越来越多,新客栈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这些“新客栈”并非临时修建,而是富贾巨商们花重金向城中百姓临时租借的民宅。
他们在城外搭建大量草屋,供百姓们暂时栖身,并以寻常百姓辛苦劳作五年乃至十年都赚不到的钱作为诱饵,令他们心甘情愿地出租自己的房屋宅院。
毕竟,“锄奸大会”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不过半月而已,委屈十五天换取几年的“收成”,对于劳苦大众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更重要的是,将民宅租于富贾巨商经营,百姓们既不用担心收不到钱,也不用担心与那些凶神恶煞的江湖人发生矛盾。可谓“趋利避害”、“旱涝保收”,实乃寻常百姓最心仪的一种“谋生手段”。
利用人性的懒惰、贪婪与怯懦另辟蹊径,发现如此巧妙的商机,开创先河的正是大宋第一商号,东善商会。
由于东善商号名气最大、招牌最响、实力最强、出手最阔……因此,洛阳城新兴的“民宿客栈”十之七八归于其手。剩下一些地势偏僻、院落残破的“边边角角”被他们弃之不租,也算留给其他商贾一席之地。
这段时间,凡进入洛阳城的江湖人大都自觉地向自己仰仗的势力依附靠拢,分别聚集在东、南、西、北四城。
聚在一起的人多少有些交情,但并不代表他们生死与共,只是相较于其他人亲近一些罢了。
相比多如牛毛的江湖过客,真正有资格住进贤王府的人少之又少。以武当为首,主要是少林、昆仑、崆峒及蜀中唐门。
聚在北城的多是绿林好汉,二三流的地方势力,其中以住在丹枫园的三义帮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