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开始工作的80后,经济独立所带来的愉悦还没机会享受,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如山的压力。
不仅房价,物价也是从80后走上社会之后开始猛涨的。一碗盖浇饭、一碗面,很快就从七八块涨到了十几块。工资涨幅总也赶不上物价涨幅,房价更是坐着火箭上了天。
如果不是中国有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文化,绝大多数人是买不起房的;也幸亏有这个文化,高房价才得已被承接;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文化,中国人的消费力被迅速耗尽,产生了现在内需不足的问题。
80后,就在这个“房价过山车”上感受了一把刺激。现在房价下行,还有多少80后呆在过山车上,继续感受着颠簸的刺激?
那些在北上广深买了高价房子的,主力其实恰好就是80后。
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快40岁的时候完成了初步的财富积累,换了昂贵的好房子。
房价下行,他们首当其冲,也是最惨的一批。
就更不要说,还有多少当了爹妈的80后为孩子承受着学区房的压力。
为什么最惨的偏偏是80后?时代的巨变,呈现一种波浪式的周期。80后很不幸的在于,红利浪潮的顶峰他们并没有享受(改革开放之初那些真正占有了红利的人),时代变化的负面效应,他们承担的却最多。
究其根源,是因为经济结构改革、社会改革,一般都要在“人口红利”最旺盛的阶段进行,因为人口红利作为蓄水池可以容纳改革的负面效应。在顶层视角中,看到的是这个逻辑,所以他们选择的重大变化节点,往往是“人口红利”最旺盛的时候。
当我们在谈论“人口红利”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谈论的是两种人:80后,还有他们的爹妈。
他们的爹妈,是农民工的主力、铁饭碗被改革者的主力;他们自己,则是私企打工者、电子厂工人的主力。
“人口红利”,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说的。站在个人的角度,这个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翻译为“代价”。
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婴儿潮的一份子,刚好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又到了一个重大变化的时间节点。展望未来,80后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家这两天关注新闻的人有没有注意到,希望躺平的我们能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看到此文能对你有所启发。
这两天,最高层,国务院、网信办、证监会和央行,高规格地提前在9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开放政策。
力度非常大,给人感觉就像我们经历了三年疫情,突然有一天,14亿人,全国3000多个县市全部开放了。
这样的消息一出,A股市场反应疯了,股票每天涨停飘红。
现在的经济开放政策,可以说是近期少有的亮点,也是给大家信心的地方。
第一个政策让我印象深刻,用直白的话说,就是给老百姓发钱。
以前我们经常羡慕澳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给民众发钱,而中国没有这样做。但现在新政策是要给民生补助,特别是乡村贫困户发钱,补助4.5万亿。如果分给1亿人,每人能拿到4500元。
这个力度大不大啊。以往政府发什么优惠券消费券,比如你买一万的电器,才给你便宜100块,这些都是舍本求末,刺激不到消费经济的。
只有直接发钱,对刺激经济更有效。
当然,年底会有实质性的结果,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
第二个政策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这是跟随美国降息的步伐。现在,只要你从银行贷款,利息就会降低。
大家也知道,现在有多少个企业,在银行借钱,一旦降息,受益的企业,可能数以百万、千万计。这对经济的刺激力度,非常大。
第三个政策是为了救房地产市场。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到15%,不再分所谓的首套房二套房。各种的房产的限制,一线城市可能都会取消限购,意思就是要全面放开,这对买房的人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还有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你想,全国有1.3亿人拥有房产,如果利率下降,大家的购房成本,是不是少了。
第四个金融政策,几乎是对过去的政策,倒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