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人事工作一直都是最难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这次他从基层干部口中得知一个让他感到惊讶的消息,一个小县城提拔一名副科竟然有省市领导打招呼。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宣布的公正性。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一把手的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基本上所有人事工作都是他一人说了算。

就拿汉东来说,重要的人事工作几乎都是他祁同伟一人说了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这种做法显然违反了相关规定和原则。

但如果要让祁同伟主动放弃自己中意的人选,转而刻意去营造一种所谓的公平公正氛围,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带着思考祁同伟回到京州,他需要对这次调研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经过深入思考,祁同伟决定把问题放在县委书记这一级别。

之前在县委书记的任免上,祁同伟与众人一样,那就是基本上按照市委书记的提名来选择县委书记,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不会改变。

然而,通过这次调研,祁同伟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存在极大弊端,那就是用人不当、不公。

但他又深知全盘否定、一味回绝并非上策,毕竟若是一味否决市委书记推荐的人选,可能对他们的权威造成影响,不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

经过反复思考权衡,祁同伟决定增加一项流程,那就是廉政鉴定外调。

严格来说,也并不能简单地说是增加流程,而更应视作对既有流程的加强和弥补。

以往,纪委在进行廉政鉴定时,仅仅查询相关人员是否曾遭举报,有没有处分期间的违法违纪行为。

若未发现举报记录以及还在处分期,便会直接给出廉政鉴定结果。

但他决定,自即日起,廉政鉴定增加一项程序——外调。

所谓外调,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每当计划提拔某人时,都需前往此人原先工作过的单位及所在地展开全面调查,广泛倾听单位同事和当地群众的声音与看法。

倘若在此过程中并未收到来自单位同事和群众的举报反映、口碑也非常不错,那么便可顺利推进提拔任免事宜;

反之,如果引发较大反响,就要求纪委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做到有错必纠、无错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