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济院的一处长廊内,四下静谧,唯有微风拂过檐角铜铃,发出清脆声响。
吴大人远远瞧见前方胡大人的身影,神色一紧,加快脚步,高声喊道:“胡大人,且慢!”
胡大人身形一顿,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
只见她面容沉静,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看向匆匆赶来的吴大人。
二人在宫中时同属典字辈女官,如今来到甘州,又都是养济院的副院使,身份地位一直旗鼓相当。
不过往昔在宫正司任职的胡大人,比起司籍司的吴大人来说威严更甚。
在后宫时,哪怕是她们这些典字辈女官犯了错,胡大人也有权处罚。
吴大人走到胡大人面前,神色有些不自然,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胡大人见状,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吴大人,有什么事?”
吴大人犹豫着,嘴唇动了动,却只是发出一些支支吾吾的声音,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胡大人心中不悦,脸色一沉,刚要掉头离开,却又被吴大人伸手拦住。
吴大人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斟酌片刻后说道:“胡大人,这温大人即将回京,院使之位又给了应大人,你说咱们两个……”
说到此处,她便停了下来,眼神紧紧盯着胡大人,以为她能明白话中深意。
然而,胡大人只是皱着眉,一脸茫然:“院使之位自然由温大人决定,你我不过都是副使。”
吴大人见胡大人这般反应,顿时有些着急,脸上的神情愈发急切,提高了音量道:“哎呀,胡大人,你也说了,你我二人都是副使,这上头正使之位空了出来,理应由你我二人选其一补缺才是。
可偏偏有个县院的人补了过来,连跳两级,这叫什么事啊!咱们在这养济院,好歹为温大人兢兢业业做事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吴大人说到此处,脸上的幽怨之色愈发浓重,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懊悔。
想起当初,自己竟鬼迷心窍般来到这甘州,真是悔不当初。
这地方简直就是鸟不拉屎,放眼望去,荒僻冷清,要人脉没人脉,要资源没资源,如今连晋升的希望都没有。
想当初在后宫,虽说规矩森严、争斗不断,但好歹是权力的中心,各种机会也多。
本以为来这能避开后宫争斗,慢慢积攒功绩,一路晋升,说不定最后还能成为威风八面、手握重权的女官,
可谁能料到,如今在这养济院,实则权力大不如前,手中能掌控的事务寥寥无几,甚至连在后宫时的零头都比不上。
早知如此,何必来淌这趟浑水呢!
胡大人这才听明白吴大人的意思,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柔和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二人也算是宫里的老相识了,能够一块来甘州,也算是缘分。
你呀,有的时候就是性子太急。就单说这养济院,怎么就不比后宫了?咱们能出来,也是托了温大人的福。不然,不是老死在宫中,便是身受朝堂更替的动荡。
你也知道,如今京中皇宫内危机四伏,太子在位,其他王爷虎视眈眈,陛下又年事已高,如今就连皇后娘娘也怕是…,正是动荡之际,你我二人留在宫中,一个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
吴大人听着胡大人这番忠心的劝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不甘,有思索,也有几分动容。
她微微低下头,沉默片刻后,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些事她又怎么会不知晓呢?只是心中实在有些不甘心,多年的付出,却没能得到期望中的晋升,任谁都难以释怀。
胡大人见吴大人这般模样,又开口道:“再者说,咱们来养济院以来,温大人也没亏待咱们。反正我倒是觉得比在宫里过得舒坦不少,即便只是个副使,也过得滋润得很。
应大人比咱们资历都老,坐正使之位理所应当,咱们都了解她的为人,与她相处也融洽,不比在宫中强上百倍?”
说着,胡大人拍了拍吴大人的肩膀,脸上尽量露出温和的笑意。
胡大人微微凑近吴大人,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压低声音说道:“况且,你莫要忘了,温大人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她此番回宫中之后,咱们女官的地位究竟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说着,胡大人微微仰起头,目光缓缓环视着四周的养济院。
这几年在养济院的时光,于胡大人而言,是一段别样的温暖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