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走,还不知几年能回来,留朱蕾一人在京,他是真怕搞不定调皮捣蛋的二儿子。
至于苏文山的去向。
杨庆有很识趣的没问,也没让苏颖提。
原因嘛!
很简单。
除了北方,还能去哪儿?
南边高原上早就开打了,年前已经冲进对方境内,摁着对方一顿痛殴,报纸上天天报道,胜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怎么可能临时换将?
再说了,苏文山这种勉强摸到将门槛的人,在老一辈中,可算不得将,顶多是一上进的毛头后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估摸着现在上层正讨论如何撤兵,何时撤兵,不可能搞轮换练兵。
上一次大仗刚打完几年啊!
士气正旺着呐!
所以说,去掉南边,就只能是北边了。
自打毛子把支援的专家撤走后,形势是一天比一天紧张。
虽然报纸上没说,但杨庆有依旧能猜出边境上的局势。
小冲突不可能少。
也正是苏文山这种,一直剿匪,没见过大场面的少壮派历练的好时候。
百炼成钢不是?
既然没有不开眼的人,老苏家晚上这顿饭,气氛很是融洽,吃的相当愉快。
吃完饭,仨人走之前,朱蕾还翻出了好几套衣服,让苏颖和王佳佳帮着掌眼,看看苏敏明儿去老丈人家,穿哪套合适。
拿着苏敏当衣服架子,好一通忙活,这才定下明日的行头。
而苏文山则明显喝多了,那边忙活的工夫,他拉着杨庆有,一个劲的唠叨。
中年男人喝醉酒后,都一个德性。
平日里不好说,不敢说的话,一个劲的往外秃噜。
嘴上叼着烟,话里含着口气,恨不得跟你脸贴着脸,那味儿,甭提了。
就俩字,遭罪。
而且,你还得及时应和,但凡应的慢一点,他都得来句,咋地?说的不对吗?
你要是敢说一句不对,那就麻烦了。
刚才气氛和谐的没完没了,立马变成剑拔弩张,嗓门高一截不说,光手势就能吓你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