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刘爱国挠了挠头,有些不自信的说道;“就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胜任,那所谓的大棚种植的工作。”
“能否胜任,明天就能知晓。”胡伟天也是头一次接触大棚种植,当然也不敢打包票;“不过听那位朱楠武同志的意思,我们应该能做,不然他也不会把我们留下。”
“希望真是这样。”刘爱国伸了个懒腰,喃喃自语。
地有了,专业的农学技术顾问专家也找好了,塑料薄膜等能用的到基础物资也已准备齐全,招的人手也就位。
可谓是万事俱备, 接下来自然就是开始动工。
次日清晨一大早吃过早餐,朱楠武就带着胡伟天,刘爱国,江青山三人去了他承包的那块地。
他昨天就已经联系过杨继农,约定好了今天在那里汇合,同时也让胡伟天他们和杨继农教授见个面,彼此认识认识。
毕竟他们以后是要长期共事,一起工作的。
当朱楠武带着胡伟天,刘爱国三人到时,杨继农教授早已到来,正在勘察,检验这边的土质地形。
单从外表上看,完全看不出那个穿着跟农村老头没啥两样,一身灰扑扑的老旧衣裤,裤腿挽起,双脚上满是泥土的老头,竟然是京大农学院的教授。
这和胡伟天,刘爱国,江青山他们印象当中那些专家教授的形象完全不符。
在他们或者说是在这个时期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那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哪个不是斯斯文文,穿戴一丝不苟,戴着一双眼睛,显得文质彬彬的。
眼前这位,说是他们村种了几十年地的张大爷,也都有人信。
朱楠武自然看到了胡伟天几人的惊诧,但并没解释什么。
眼前这位杨教授,是个真正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农业研究的人。在他自己看来,他就是个农民,根本不在乎那些外物。
朱楠武带着胡伟天,刘爱国,江青山三人来到杨继农教授跟前,笑着介绍到;“杨教授,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胡伟天,刘爱国,江青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