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文吃,武吃的区分

吴炜:在无法保证玻璃碎裂的问题,还是用塑料玻璃的。

邢佑涛:明天就落实。

吴炜看邢小兵还有些腼腆,基本上不动筷子,吴炜给他夹了几块说道:赶紧吃肉,这东西烤糊了就不好吃了。小兵,夹肉吃,把你留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你融入他们当中。

吴炜:这炙子烤肉在燕京还是很有名气的。冬天最好的食物之一。尤其是炭火把那炙子烤的热热的,放上腌好的牛羊肉,拌上葱丝香菜。在这么一爆香!味道那叫一个地道。

俞远博:我听老师说,民国大家梁实秋先生就在《雅舍谈吃》中说过,最怀念燕京正阳楼的烤肉,经松树枝子烤出来的羊肉,肉香与草木香交织在一起,只需佐以大葱香菜和酱油就好吃非常。

还有着名作家张恨水也对北平的松柴烤肉有过极为生动的描写,说这才是让人对燕京悠然神往的味儿。这都是炙子烤肉的前身,很多肉的吃法都起源于游牧民族,老燕京烤肉也不例外。炙子烤肉的前身应该是马粪烤肉,将牛羊肉切成块并调味,放到头盔里面,下面放点燃的马粪烤制。随着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人建立清朝,烤肉也跟着游牧民族进入了中原大地。

吴炜:你老师的知识渊博。我就说他是个雅人。懂得真多。令人佩服。

俞远博:老师也爱吃这一口烤肉,而他对于炙子也有独特的见解。烤肉的铁板叫做炙子,有微微的弧度,中间低四周高,上面还有一道道的凹槽。最开始老百姓用铁条钉成圆铁板,为便于拆卸挪动,却意外发现铁条间的缝隙正好可以让烤出的油脂滴落,使肉口感不油腻,同时受热也更好。

看似简单的铁板有很多讲究。如果铁板薄了,就会因为热得太快太猛,让肉容易煳掉。但要是厚了,热力不够,肉又会熟得太慢。

吴炜:衣食住行,是老百姓和权贵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听说还有文吃武吃的区分。

俞远博:一个“文吃”,一个“武吃”。所谓文吃,就是由专业的烤肉师傅在后厨把肉烤好送到桌上,食客直接下筷,吃相斯文。

所谓武吃,就是食客围在烤炉前自己动手了。最地道的姿势是一脚踏在长板凳上,一脚踩地,一手托佐料碗,一手拿长竹筷。爱喝酒的,还得再来上两口白酒,酣畅淋漓格外热闹。

燕京最有名的是烤肉宛,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掐指一算可以算京城炙子烤肉中“先河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