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郎一挥而就:
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写罢,满心欢喜地端详着自己的字,仿佛再次接到了王瑾仪的电话。
整个人又焕发了活力,脚步轻快地出了米铺,就要离开。
霍英赶忙上前拦住他,没好气地说:“你小子,米还没买呢,急着去哪儿啊?”
“大哥,能早点见到孙威大哥吗?”
霍英无奈地摇摇头,“他去外地了,要过一阵才会回来。你呀,先把米买了,饭都不吃了?”
此时,孙威跟着王滦河陪着王瑾仪的祖母,一同踏上北地,受浔阳家主之命,去小姐身边听差。
越往北走,天气愈发寒冷,沿途景色萧瑟,城墙高耸,犹如百战悍将,手持利刃,冷峻地俯瞰着众人。
祖母一路上念叨,让大家快走,把四天多才能赶到的路程,走成三天。
王瑾仪和母亲参加完子弟小学典礼,就返回了北宁府,听说祖母到了,母女二人率领一众人到二门迎接。
浔阳王家高堂亲临,喜的堂祖母忙带了女眷接到二门上,两老相携,在簇拥中,把人接进二门。
两家女眷随长辈去了上房院子,按辈分王瑾仪排在后面,跟着往里走。
朱玉拉了拉小姐的袖子,王瑾仪回头,远远见王滦河在二门外给自己施礼,王瑾仪抬手示意,被朱玉拉住了手。
一众人呜呜泱泱来到上房的正堂。
叙齿落座,免不了好一阵寒暄,之后是互相引见晚辈,堂祖母特意夸奖了长房孙女王玉雯,王瑾仪猜想堂祖母这么做必有特别含意,合家见过又治席接风。
待回了沁芳斋才有机会和祖母详谈。
母亲亲自给祖母斟了茶后,恭恭敬敬奉上,在下首坐下。
“这次换我来陪瑾儿,书礼来年开春进京春试,你需提前打点,早些出发上京。
家里为了学子会试,在京城备了宅子,虽是派人过去了,可总得有个掌事的。
你就和书礼先过去,打点好,早些去,路上也不用太赶路,一个多月到两个月也就到了。”
“什么?要走两个月?到哪儿要走两个月?”王瑾仪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