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卫青一生无一败绩,真的是天幸吗?

胡宇伦 胡宇伦 2613 字 2个月前

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卫青一生无一败绩,真的是天幸吗?

烟郭说历史

2024-8-1

23:34

四川

首发

听全文

约16分钟

27人听过

唐朝着名诗人王维在他的七言诗《老将行》中这样写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意思就是说,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无一败绩,是因为上天保佑,他卫青运气好,而李广之所以一直没有立功,是因为时运不济。

因为诗词广为流传,就会引起误导,容易让人认为卫青的军事能力很一般,他能打胜仗,全靠汉帝国的国力碾压匈奴。

那么,卫青的军事能力究竟怎么样?是否真的像诗中所说,他能打胜仗,全靠运气与国力?

事实上,如果仔细读一读卫青打过的几场重大战役,就能发现绝对没那么简单,那些战役也绝不是什么运气好就能打出来的。

卫青真正的军事能力放在古代名将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这些战役,我们一个一个地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首先是卫青出道以来的第一战:龙城之战。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转守为攻,采取主动出击的打法,兵分四路出塞,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员大将各率一万骑兵,主动寻找匈奴主力,再予以打击。

这一战,四路大军中,李广所部全军覆没,公孙敖所部损兵7000,公孙贺所部无功而返,唯独卫青所部出其不意地攻击了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杀数百敌军而还。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卫青之所以打了胜仗,那是因为匈奴人大意了,没把他这个不知名的将领放在眼里,而是把主要兵力用来对付名声在外的飞将军李广了。

换句话说,是李广和公孙敖两部吸引了匈奴的兵力,卫青才有机会偷袭龙城。

但是,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卫青这可是第一次带兵打仗,而且是第一次指挥1万人规模的军队作战,他可以说是毫无实战经验。

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盯上了匈奴人祭天圣地,而且还是大胆地奔袭数百里,深入匈奴腹地,打完立即撤回。

这场突袭战,实际上就是一种战法创新。

汉朝以往对付匈奴,主要是依托长城进行防御,军队以步兵为主,因此十分被动。

而卫青初出茅庐,就想到了奇袭的作战思路,而且他把作战目标放在了龙城,这背后涉及到周密的情报工作。

为什么要选择龙城作为突袭对象?龙城当时的兵力配置如何,汉军如果奔袭过去的话,沿途是否会遭遇匈奴主力拦截?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情报支撑的。

还有,卫青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即,奇袭龙城。

但其他三路似乎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目标,至少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有过任何指定的打击目标。

当时汉武帝也没有给四路将领下达具体打击目标,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出了长城以后,就自由寻找匈奴目标进行攻击。

其他三人如果没有明确打击目标的情况下,加上以前他们的作战方式都是依托长城防御,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主动出长城寻找匈奴作战的经验,这种情况下,三路将领出了长城,估计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转。

唯独只有卫青能够在战前确定自己的进攻目标,并且果断地采取行动,以奇袭这种出人意料的新型作战方式,一举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卫青第一次验证了长途奔袭这种作战方式,这对日后的汉军战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见,卫青在周密的情报工作上下了很多功夫,而且眼光极其精准,一出手就给了匈奴人一个下马威。

再来看河南之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击匈奴,卫青从云中出击匈奴。

这一战,卫青采取了声东击西、迂回侧击的作战思路。

他的真实战略意图实际上是收复整个河套地区,要收复整个河套地区,就必须灭了盘踞在这里的白羊王、楼烦王。

但是为了保证能一击成功,他必须迷惑敌人。

白羊王、楼烦王所部盘踞的位置处于云中郡的西南方向,卫青为了迷惑敌人,也为了切断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率军向西迂回到匈奴后方腹地,随即突袭高阙这个军事要地。

此时,卫青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目标。

一方面,攻占了高阙,意味着切断了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那么接下来汉军收拾这俩匈奴王的时候,匈奴王庭无法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