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贪墨自然是该严惩,然海关的人选也迫在眉睫。臣等一时之间确实想不出能胜任之英才,还请陛下定夺。”
眼看着朝堂里唯一敢和皇帝叫板的直臣要倒霉,大学士翁正春不得不出面打圆场了。如果把这份圣旨颁下去,高攀龙的官声再好也会被同僚群起而攻之。
大明朝的臣子们谁敢说没有贪墨行为?光靠那点俸禄谁又能体面的活下去?这已经不是个人品行问题了,而是群体的生存之道。区别只是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心照不宣而已。
反腐?历代皇帝没一个不反腐的,但是面对群体的力量,充其量不过是抓几个典型和替罪羊表达一下态度。谁赶上谁倒霉,实在躲不开就找两个替罪羊开刀。
死,并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好处足够多,有大把官员愿意主动赴死。人死罪消,家人和家族依旧能安安稳稳活下去,前提是把钱留下。
如果官员们被查出贪腐了不杀头,而是全家去服苦役,这个局面就没法维持下去了。钱保不住、家人也保不住,甚至影响好几代的上升路径,那谁还愿意顶罪啊。
没人顶罪了,大家只能自己顾自己,不就成一盘散沙了。到那时恐怕又得杀得人头滚滚,文官集团的名声一落千丈,没了名声和大义就什么都没了。
和海关的人选比起来,全体官员的出路更重要。皇帝说了这么半天,大概意思也基本听明白了,不就是要让保皇党的人执掌海关嘛,多大点事啊,好说好商量,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
你说让谁上吧,只要不是太出格答应了又何妨。不管谁当了海关总督,也不能是孤家寡人,只要还有官员和胥吏,到头来依旧得按照官场的规矩做事。
“不管是各位卿家举荐的贤能还是朕推举的英才,只要有银子赚,身边就不会缺乏诱惑,即便把朕放到那个位置上去,也不敢保证能永远出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