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高丽方面,自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等人辅佐高类利一统高丽全境及辽东之后,威震东北,引起了荀彧警觉,一面上报魏公曹操,一面在渔阳、右北平构筑防线、加强军备,以备随时和高丽对战。

可是高丽却并未急于出兵,相反,高类利却连续派了几波使者入关朝拜,请求天子接见。

终于,在建安十五年的五月,曹操上书汉帝,拜高类利为高丽王,承认其在高丽及辽东的统治地位,并赐予其印绶旨意。

与此同时,曹操即刻召回了远在冀州的荀彧,令其立刻回许昌复任尚书令。

“许昌怕是要变天了……”

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荀彧坐在马车上,目光阴晴不定,他十分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时节。为什么曹操要容忍高丽做大?为什么要如此急切地召回自己?如今天下纷争四起,而曹操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该是要到了抉择的时候了。

“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在冀州千万要小心整顿军务,防备高丽。我看那李家兄弟皆非善类,恐怕日后必成我大汉祸患。”

面对来送行的朱标、朱棣,荀彧语重心长地嘱托道:“曹公现在无暇顾及他们,可是这却关系将来大汉江山的稳固。以你们二人的才能,以后必将成为济世之才,千万,千万。”

“荀公放心,我等一定竭尽所能。”

朱标、朱棣二人躬身道。

事实恰如荀彧所料一般,曹操头痛病越发加重,身体每况愈下,几乎很难在朝堂理事,于是便将其搬到了魏公宫中,每日召集群臣在宫内商议。皇宫一时成了摆设。

“启禀魏公,丕公子来了。”

曹操从睡梦中转醒,恍惚间看到曹丕已然站在身边,腰间佩着一把宝剑,心下顿觉惊惶无比,一段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大叫一声,头疼如裂:“逆子!”

吓得曹丕扑的一声跪在地上:“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