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自由

是,教宗 覆舟水 1679 字 2个月前

帝国西境,克莱沃。

假如将帝国东境比作一块切成六角的披萨饼,西境就是一堆被摔得粉碎的饼干,而且不同口味的碎块还相互掺杂在一起,连辨明都十分困难。

莱茵兰是德意志民族的母亲河,从罗马帝国时代起,莱茵河流域便一直是德意志人的主要聚居区。经历多年疆域东扩,易北河和莱茵河也成为了滋养德意志民族的母亲河,但都没有莱茵河这样历史传承悠久。

从历史沿革角度出发,莱茵兰所代表的西部地区才是德意志的本土,奥德尼斯河以东的大片疆域多数是日耳曼人东扩殖民的成果。

数千年的繁衍生息不仅令莱茵兰的人口规模大大高于东部,同时也带来了堪称灾难级的领土碎片化。

领主间彼此通婚联姻,均分继承法令后代领地日渐缩水,但各个家族的绝嗣又会令顺位继承人不断有新领土进账,此消彼长,相互攀援。

至法兰克王国确立封建制度的千年之后,神圣罗马帝国西境的领主领地犬牙交错,狰狞丑陋,在地图上简直没眼看,负责记录采邑位置的规模的记录员人人都被锻炼成了地理天才。

用克莱沃、于利希和科隆主教区举例。于利希公国的领土被科隆教区拦腰截断,宛如汉堡的两层面包一样将科隆教区的一部分夹在中间。而科隆教区则被世俗领主的领土一分为三,分别是莱茵河周边的科隆本部,克莱沃北部的小飞地,以及于利希公国东部的大片飞地。

克莱沃伯国同样有着类似的烦恼。

此次和科隆主教区交战的克莱沃伯国,严格意义上来讲,应当是克莱沃“公国”。

数代人以前,当时的马克伯爵通过联姻和结盟的手段,将马克领地与克莱沃公国合并,借机升格爵位。由于年代久远,在维也纳的档案馆里,公爵依然被记录为克莱沃“伯爵”。

获得了克莱沃公爵之位的“Von de Mark(冯·德·马克)”家族仍不满足现状,数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同一面旗帜之下的“于利希-克莱沃-贝格联合公国”。

如此一来,各国的飞地都将连成一片,又刚好将科隆教区包在中央,予取予夺,易如反掌。

一旦谋划成功,新生的联合公国将一跃成为莱茵兰地区最强大的藩侯,正因深知这一点,马克家族的数代努力都遭到了周边领主的猛烈抵制,于利希公爵在诸多领主的裹挟之下,明确拒绝了马克家族的建议,短时间内看不反转的起色。

但即便谋划不成功,克莱沃公国也已经是西境数一数二的大诸侯,其领土约为勃兰登堡公国的五分之一,但人口和税收足有后者的一半。战端一开,克莱沃公爵可以动员出超过三千人的征召军——对大多数弹丸之地的小诸侯而言,三千兵力已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或许科隆教会正是担忧西境出现一股教会势力无法遏制的世俗力量,来不及组织反对者同盟便仓促地发动了镇压战争,以至于战事落得僵持的局面。

教团军兵力有限,教区倚仗雄厚的财力不断雇佣莱茵黑森林佣兵,将兵力反超,又将兵力处于劣势的克莱沃军围困于杜伊斯堡,一座建于莱茵河及其支流交汇点的坚固城堡。

科隆主教的家族领地默尔斯就在杜伊斯堡以西不到十五公里,可以说,正是凭借在家乡的人脉,迪特里希主教才能获得克莱沃军在杜伊斯堡修整的情况,并借机包围约翰公爵的主力兵团。

今年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老主教坐在战车之上,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