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才是真的黑。
戴恽一系列操作,完美践行了“悄悄进村,打枪滴不要”,这说不上多高明,但足够心思缜密,包括以红灯笼代替“鸣金号令”,也是对战场态势的随机利用。
头顶,时刻飘着几百个“祈天灯”,苏州城头挂起一盏红灯笼,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同时,擂鼓嘈杂、声东击西,也成功地骗过了守在盘门之外的陈恺达。
事实上,也不能怪陈恺达不警觉,因为林仁肇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明确说“葑门、盘门南接大运河,安置重兵,防止钱氏逃窜”。
盘门、葑门的距离,只有六里地。
所以,陈恺达也诚惶诚恐,仅在盘门码头之外,布置了不足千余人,主要兵力及战船,都在葑门正南、大运河上,那叫一个铜墙铁壁。
南边城上擂鼓一响,葑门之外火把摇曳,陈恺达更紧张了,号令全军准备抵御苏州水军攻击,可动静挺大,始终没有真正接触。
丑时二刻,一阵奚索。
“放竹筏!”
盘门之外的护城河道,连通二十丈之外的暗渠,祈天灯在苏州西北燃放,城南恰好是“灯下黑”一片,数百竹筏之上,蹲着的士兵,闭气凝神,水渠之中,还有不少口中衔着芦管的水鬼。
鬼,是飘忽不定的。
相反,驻守附近的唐军士兵,精神已经有些松懈了,时不时地举头遥望,天空飘舞的灯火,像是星星一般,很少有人低头,看不到刀锋、枪尖上的露水凝结,悄然滑落。
夜,是寒冷凄凉的。
寒冷,就会让人反应迟钝。
猛然间,一群黑影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扑向了毫无准备的唐军!
火堆、火把,乃至帽盔反射的光芒,都成了攻击参照物,一名留守的抚州军还未看清眼前来人,锋利的梭镖,已经扎进了他的咽喉,立即喷射出一道带有白汽的血雾!
“杀唐狗!”
“有偷袭!”
一刹那,平静的梧桐山下、梧桐泾上,变得嘈杂起来,原本防御有序的唐军,根本就分不清来了多少人,来了什么人,陷入一片混乱!
一名小校高呼:“快,快去报信!”
胥江防线的唐军主力,布置在横塘驿附近。
话刚喊完,他就暴露了自己,被一支箭封住了嘴。
箭是戴恽射的,人在竹筏之上,却靠不了岸,身后,众多的竹筏也挤成一团。
“将军,水中有铁索!”
“娘的,唐狗真是狡猾!”
眼看战机,稍纵即逝,戴恽把身上皮甲撤掉,喊了一声:“下水!”
领头跳入了冰冷的水中,随即,身后也传来“扑通——扑通”的声音。
盘门出来的苏州军,不足千人,但宝带、胥灵两都人马,可是有两千之众,此刻沿着胥江冲过来,将梧桐山紧紧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