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拒不认罪

端坐在审讯椅上的付庆元,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毕竟,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早已练就了一身随机应变的本领。尽管起初经历了片刻的慌乱,但很快他便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找回了那份从容与镇定。此刻,他决定充分施展自己最为拿手的绝技——“装傻充愣”,于是双眼变得迷离起来,仿佛失去焦点一般,直勾勾地盯着坐在对面的纪委书记傅俊刚以及公安局长孙忠国。

公安局长孙忠国面沉似水,紧紧皱起眉头,用一种冰冷且威严的语气开口说道:“付庆元,今天我来是给你传达一个‘好消息’的!”说完之后,他目光如炬,死死地盯住眼前这位看似泰然自若的人。

“胡惟恩已被我们公安机关成功抓获并绳之以法,对于此事,不知你作何感想?可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看到付庆元一脸疑惑的神态,孙忠国继续说道。

听到这里,付庆元心头猛地一紧,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恐之色。

然而仅仅一瞬之间,他便迅速控制住情绪,努力让自己恢复到先前那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并故作镇定地回应道:“这与我何干?我不过是与他相识而已。难不成只因他犯了事,我就得一同治罪吗?如今可是现代化的法治社会了,难道你们还想妄图施行那些封建时代那些古老的连坐制度不成?”

付庆元的言辞之间,仿佛有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在喷涌而出,其中夹杂着浓烈得几乎化不开的不满情绪以及深深的质疑之意。当他讲完这些话语后,更是以一种极其嚣张跋扈的姿态,恶狠狠地怒视着公安局长孙忠国和纪委书记傅俊刚,那副神情活脱脱就是一个反客为主、目中无人的样子。

目睹到付庆元如此张狂的神态,公安局长孙忠国与纪委书记傅俊刚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彼此间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孙忠国紧绷着脸孔,语气严肃而坚定地继续说道:“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凡做下了亏心事,就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此时的付庆元,双眼犹如深潭一般阴沉冰冷,死死地盯着孙忠国,宛如一条蛰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然而面对这般凌厉的目光,他却稳稳地端坐于原地,紧闭双唇,始终保持沉默不语,但那眼眸深处所蕴含的满满恨意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现今胡惟恩已然将所有的犯罪事实全盘托出,你再如此百般狡辩也是徒劳无功之举!”公安局长孙忠国嘴角泛起一抹轻蔑的冷笑,毫不留情地回应道,“咱们国家向来秉持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在此,我衷心期望你能够牢牢把握住这个争取宽大处理、立功赎罪的契机,老老实实交代清楚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我都已经跟你们说过无数遍了,我和那个胡惟恩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丁点的关系!拜托你们行行好,别再去诬陷任何一个无辜善良之人啦!”付庆元满脸骄横之气地扯开嗓子大吼起来:“瞧瞧你们干的这些事儿,纯粹就是在搞什么诱供嘛!这根本就是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啊,完全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好不好!”

当看到被戴上手铐的付庆元竟然还敢对着自己大谈特谈所谓的法律时,公安局长孙忠国实在是憋不住了,当场就发出一阵冷笑。

笑够之后,只见他猛地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资料,然后用力将其甩到付庆元跟前那张冰冷的审讯桌上,并扯起嗓门高声怒喝道:“付庆元,我最后一次郑重地提醒你,此时此刻摆在我们面前的可是铁证如山、真相大白啊!你要是胆敢死不承认罪行,那可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哦,只会让法庭在判决的时候给你加重量刑而已!”

付庆元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瞄了一下搁在自己眼前的那些所谓证据,心中不禁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但表面上却依然强装镇定,紧闭双唇不肯吐露半个字。

然而,他脸上那细微的表情变化终究还是没能逃脱公安局长孙忠国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于是这位经验老到的局长当即下定决心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大对嫌疑人的心理攻势。

“胡惟恩竟然自导自演了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场车祸!”公安局长孙忠国满脸怒容,语气严厉地指着眼前的付庆元,声色俱厉地大吼道:“通过缜密侦查和确凿证据表明,这场惨祸绝非偶然,而是一起精心策划、针对县委书记徐建国的蓄意谋杀案件!而这起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幕后的黑手,正是你——付庆元!”

“我?”付庆元装作一脸无辜的说道:“要是这个罪名非得安到我头上,那我真是比窦娥还要冤啦!”

公安局长孙忠国和纪委书记傅俊刚用犀利的眼神瞪着付庆元,企图从他的神情中挖掘出一点点有用的信息。

当得知这一惊人消息时,付庆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波动。尽管表面上努力保持着镇定自若,但他那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无法掩饰地闪过一丝急切与渴望。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莫过于胡惟恩是否成功达成目的,究竟有无将徐建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而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付庆元强压住内心的波澜壮阔,极力维持着一副风平浪静、无动于衷的模样,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毫不相干。他那张原本就毫无表情的面庞此刻更是如同石雕般僵硬,让人难以窥探到其真实心境。

“县委县政府的一号车被斯坦尔大货车碾碎!”公安局长孙忠国继续说道:“但是县委书记徐建国确实毫发无损!”

听了这话付庆元的额头上渗出一些细微的汗珠,眼神中透出一丝失望的表情,而这细微的变化并没有逃过孙忠国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