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论政事

老朱听完点了点头,现在的朱元璋可不是后世的洪武大帝,独揽朝纲,老朱也是刚登基,对当皇帝也是两眼摸黑,重大决策还是要集思广益。

"标儿之法,朕看可行,杨思义,你回去把标儿说的一条鞭法整理出来,务必要细致到位"

老朱看着朱标,眼里有几分欣慰,标儿长大了。

"标儿,你对如今的土地制度有什么看法"

要问老朱天下之物最在意什么,那就是土地,老朱小时候父母就是无田可耕,活活饿死,他深深知道土地的重要性,如果不处理好土地问题,百姓依然食不果腹,这大明长久不了。

老朱很满意一条鞭法,既然儿子在处理政事上有天赋,正好借此考考朱标。

"父皇,土地是百姓赖以生存之本,纵观历史王朝之颠覆,都是土地被少数人掌握,导致百姓无田可耕,所以儿臣以为,朝廷应当强力收归现有田产,只保留少数私田,即区分为官田,私田,官田不可买卖,朝廷可以雇佣给百姓,官田的数量要可以保证天下大多数人的温饱,这要写入刑法。

还要鼓励农户去垦荒,只要一片土地种满三年,就变为百姓的私田,对于垦荒的百姓,朝廷还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在土地税收方面,就可以结合一条鞭法降低税收。"

朱标前两天就一直在想大明土地税制如何改革,不知道怎么和老朱说,没想到老朱拿这个来考自己。

"不可,皇上,臣觉得太子殿下不了解土地的实际情况,前元登记在册的田亩只有1.8亿亩,人口2000多万,平均10亩田地养活一个人,就算全部收为官田也不够用"

一听要收官田,李善长当即出来反对,李善长出身淮西世家,家族手里握着大量土地,这已经动了世家的根基。

"李丞相,你说的问题只是耕地不足,这是实际问题,并不是制法问题"

朱标的这个方法参考了前世的一些制度,却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生产力不足,耕地不够,不过朱标还是没想一蹴而就,先让天下的耕地都种起来,不要荒废,然后在慢慢改革,一个制度都是慢慢完善的,况且还有新世界的好东西没有拿回来。

老朱脸上明显意动,可却没有说话,朱标的法子太猛,老朱担心局势不好控制,毕竟世家根深蒂固,老朱在以前也得到很多世家的支持,不然不可能取得皇位,现在当了皇帝,马上就对他们动手也说不过去。

"父皇,儿臣认为,可以先在应天府周围几个州县实行一年,如成效可取,在推行全国"

朱标见老朱迟迟不下决心,只能退而求次。

在小范围地方试试倒是个好办法,这样避免马上过河拆桥。

"那就先在应天府周围试试,标儿,你以后就朝堂听政吧"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标要在十八岁左右才接触政事,可现在朱标处理政事的天赋,让老朱都刮目相看,直接把时间提前了好几年。

这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皇上......"

"就这么决定了,还有什么要议?"

李善长,刘伯温几人还想说点什么,看见老朱威严的脸色,只能作罢。

........

大明的第一次朝政在百官的议论和争吵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