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美国的那家浑水调研对夏普展开了商业调查,而且还公布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
索尼社长盛田昭夫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大贺典雄连忙道:“就刚刚,我在美国的朋友给我打的电话,说这篇调查报告目前已经登上了《华尔街金融时报》”
盛田昭夫眉头凝的更紧了:“这个时间段登上了《华尔街金融时报》那按照时间来推算,岂不是和《读卖新闻》的这篇《夏普大败局》是在同一时间发表出来的。”
他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一份《读卖新闻》,上面的标题尤其的显眼。
如今这篇报道,已然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夏普的“败局”,在日本是很多个类似于夏普的企业的“败局”。
只有一两个擅长得到领域,其他市场投资甚多却不见效果,以至于负债连连。
如今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各大银行印钞票般放贷的情况下,当然看不出一丝问题。
甚至于,能从银行贷出更多的钱,有更多的负债,都被视为这家公司实力的一种证明。
很多人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正常发展的轨迹。
觉得万一碰撞出了一个大市场,那就是能一跃而上,完成资本攀升。
夏普是这么做的,也有技术有资本这样去做。
这对于资本无可辩驳。
但当有人,将这一切事无巨细的剖析在日本国民,乃至于普通人面前。
那就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经济泡沫。
股民会恐慌,资本会紧张,市场甚至都有可能出现反噬。
毕竟,谁又会买一家随时可能破产,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后续无法得到维权维修的家电呢?
盛田昭夫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哪怕上面写的是夏普,而不是索尼,他一样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是对于索尼自身发展的警惕和反省。
也是对于背后操刀这篇文章,在推波助澜这一切之人的深深恐惧。
看问题太深刻,对于夏普出刀是又准又狠。
这么一座“高楼大厦”“擎天之柱”,三寸拿捏的太准了。
此时大贺典雄也证实了他的想法:“《夏普大败局》和‘浑水调研报告’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发表,另外我还向国内的几家社媒都打听了一下,《朝日新闻》已经拿到了浑水的调研报告原文,明天审核通过可能就会发表出来。”
嘶!
“这么快?”盛田昭夫有些不敢相信。
但瞬间,他就有所觉:“股市现在什么反应?”
大贺典雄吐出四个字:“一片震荡!”
.......
日本经济泡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有人认为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大幅度升值,出口困难之下,不得已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