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天色转暗,天空雨势渐微的同时,手中的茶汤逐渐变凉,周围的声音变得稀疏起来。
胡轲平静的思考环境逐渐恢复正常状态,而冷却下来的茶水让他的大脑重新找回平静的状态。
在再次收集并汇集完全身的精力之后,他忽然察觉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那就是按照行规来推算,尽管不应天府不能当着孔子灵牌的面前攻击这些学生,但在从贡院出发直接走向洪武门,却应该遇到不可逾越的阻力。
要知道,自明朝上一次重大战争结束后,至今未到十年。
这意味着目前的府衙,充满了经过战场考验,并有战功在身的各种高级 ** 和官员。
如果一位应天府丞只是一名深谙笔墨、善于利用人脉的老文官,因为自己的资历和强硬背景才获得此职位,在调度资源的方面立下了不少功劳,在突发冲突下感到无所适从,这是合理的现象,因为他并非军事专家,总是有一部分不善于的领域。
而事实上,不应天府仅一人脑力是不合常理的,庞大的机构不可能在如此关健时期展现出如此低效和无用的存在。
在如此风雨交加的天气,应天府不是无法应对,而是不愿行动或是在幕后另有筹划。
换句话说,当前的局面表明,在应天府背后,似乎有人故意为之。
换而言之,对于这场突然来临的巨大混乱状况下,尽管不应天府可能并非无力应对或者不知如何行动(毕竟他们是有能力且愿意采取措施),但他们却在选择置身事外,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与角色,甚至可能还有其他原因驱动下的不作为态度隐藏在这背后的动因之中。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中,他们的位置是有能力影响局面的群体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在胡轲的脸颊上划过一排冰凉的汗水,表明情况已经异常明确:有人精心设计了一个大坑,正等着那些自认为找到解决之道的权贵们跳入。
皇宫外的一切动态不仅仅是牵动着现场众人的心,也让正坐于上书房中的明成祖和徐达紧密关注着。
在一段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交流后结束,两人离开了棋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此后一段时间内,两人未曾交谈,朱元璋随手拿起案上公文开始了审阅,而徐达见到短时间内皇帝无暇顾及,便合上眼睛,开始小睡。
这种习惯在君主与臣相之间久经磨合,虽稍显僭越,但却是君臣双方彼此的默许与体谅。
这份和谐终因宫门外传来的信息被打破。
“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呢?”
接下一张公文后,朱元璋展开读过,顺势将其递给徐达,道:“这样的决定,并不太为安全。”
徐达虽然对文书中提出的建议并不完全满意,但在言辞之间并未过于焦急。
相反,他原本皱起的眉头在此时稍微缓和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