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王致远讲述了一下自己对通和地区的规划和设计,基本要两年之内将整个通和地区的房子全部推倒兴建一遍。
这个方式能够实现,首先是通和地委手上还有一笔庞大的资金,用来投入房屋建设,将资金通过建筑公司贷给一个个家庭。
在这其中,发展了生产力,生产了大量的水泥、砖瓦,培养了一批批有效率的工人。
地委垫资将钱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跟老百姓签订贷款契约,将钱借给老百姓,老百姓出钱让建筑公司盖房子。这钱是真实不虚的,而不是数字上的钱,瞬间激活了整个建筑市场。
工人们生产大量的原料,都卖给了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支付原料费用,这个费用工厂又用来给工人发工资。
建筑公司用这些原料去为大家盖房子,其中建筑公司的工人盖房子也获得了报酬,合作社施工队盖房子也获得了报酬,这其中大部分工人用获得的报酬去建房子,还建筑公司的贷款。
另外一些人在建房子的过程中担任小工,也获得了一定的报酬,由于盖房子花费不高,只要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以还清贷款。
整个过程中,地委只是将钱借到了市场一段时间,这本来就是花不完的钱,流入市场正好。这样的结果是参与建设的人都有钱赚,赚来的钱,大头是花在房子上面的,还有一部分就作为劳动报酬。
等房子建完后,大家都获得了房子,政府获得了原料生产工厂、建筑公司的一些税收,不过几乎忽略不计。这其中也不存在赚差价什么的,整体是很健康的,损失最大的还是地委垫资的资金,没有任何利息。
当然还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建设的人要出盖房子的钱,这笔钱也不多,毕竟是无息贷款,两年内还清就可以。接下来没有参与的人就可以去地委建设的工厂去工作,还贷款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这是一个人民获利的大好事,地委只是进行了一次组织,而且地委不出资也是可以的,那就让大家去银行申请贷款。助农类的无息贷款,现在全国一年也有5亿元左右的贷款额度,只要还款周期快,一次贷个几百万也足够将整个通和县的房子建设起来了。
但是王致远嫌麻烦,地委沉淀的资金也多,就直接地委出资,做到基建预算里面去了。
通和县近45万人,一人一间房(除厅房、厨房等附属),一间房的建筑费用是30元,基本预算是1350万元,实际上通和县借出的资金不止这个数字,还多了几百万。
其他县城也是重复着通和县的这个套路,两年内绝对可以将整个通和县的房屋建设完毕,毕竟其他五个县城加起来也就120万人左右。建房子的数量不过是通和县的3倍而已,建筑工人却要多出近十万人。
胡老师听了王致远的讲述,深深的思考了起来,其他首长问道:“那个建筑公司是你们地委自己办的吗?这完全不赚钱呀。”
王致远说道:“建筑公司不用赚钱,要赚也只能赚一个人工费用,还要尽量不赚钱,将利润让给工人和合作社的施工队,还要降低建房子的成本。”
“你们这样做不符合市场规律。”大家就这个话题争论了起来。
胡老师思考后问道:“你的这个模式很好,其他地方能不能推广。”
王致远想了想说:“我们通和县这边可以,是因为我们的原材料都是自己生产的,价格比较低廉,工厂的利润能够发工资就好,主要是用于建设。建筑工人也都是农民中的一员,酬劳也是合理的,人力和物力方面是没有什么缺口的,大家想改善居住环境也是有需求的。
还有树木、砂石等都是号召各村的村民,帮忙运输的,这也省了一大笔费用。各种烧制砖瓦水泥的原材料、砂石、地皮都是免费的。其它地方如果也有通和县这样的条件,修建房子是可以的,主要是要政府组织,不然很容易产生蛀虫。”
“王致远同志,你说的这个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道路,如果全国都这样,那么住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解决,大家就可以住上自己